【#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故事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绘本故事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吕笑云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绘本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一方面适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其特有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深得学前儿童的喜爱;另一方面,绘本又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因此,深入挖掘绘本潜在的教育功能,对于促进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绘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绘本适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年龄小,受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能真正同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学前儿童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便发生了矛盾。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活动中,才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用假象的物品代替现实的物品,而且内容不变。在一定意义上,绘本也具有游戏的特点,在绘本欣赏中,学前儿童能在假想的情境里自由地幻想着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其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是解决学前儿童心理矛盾的途径之一。 二、学前儿童欣赏绘本的心理特点
1.绘本欣赏丰富了学前儿童的想象。因为绘本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却不是真实生活本身,是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的活动,是借助想像来进行的。例如,绘本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动物,还可能是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在学前儿童的心目中这些主人公像现实世界中的真人一样会说话、有思维、懂感情。学前儿童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想像在理解着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与此同时,学前儿童也经常陶醉在美丽的绘本中,幻想着自己就是绘本中的某一个角色,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这在学前儿童表演的绘本剧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如果不能唤起学前儿童的想像,绘本就不会成为学前儿童喜欢的东西。在想像中,儿童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实现着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绘本是儿童宣泄情感、缓解焦虑、满足个人本能需要的手段和途径。
2.绘本欣赏具有明显的愉悦性。直接的兴趣是学前儿童欣赏绘本的动力,学前儿童在直接兴趣引起的绘本欣赏中往往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绘本中美丽的景色,善良勇敢的人物形象,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无一不引起学前儿童愉快的体验。即便是绘本中存有反面的人物形象,充满着惊险,但故事的结局总是圆满的:正义战胜了邪恶,一种超人的力量力挽狂澜、化险为夷。每每到这个时刻,孩子们紧锁的眉头就会打开,脸上会露出胜利的笑容。学前儿童对欣赏绘本的兴趣是直接兴趣,即为了听而听,为了看而看,往往被绘本的内容所吸引,而不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