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2022-08-11 18:5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景园林设计论文》,欢迎阅读!
园林设计,风景,论文
浅谈南宁市园博园建设

摘要 为促进全区园林绿化建设和园林产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展示广西园林园艺成果,广西各地轮流举办园林园艺博览会。本文以南宁市园博园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建筑风格道路铺装、山石水景三方面对南宁市园博园内具有典型的建设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 南宁市园博园;建筑风格;道路铺装;山石水景

现如今全国掀起一股园林热,各地都在纷纷举办园林园艺博览会,广西也不例外,南宁市园博园是2013年第三届广西园博会的举办地。为了能够深刻了解公园的设计,特地赴南宁市各大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新建的南宁市园博园正是学习优秀经验的首选之地。在为期三天的风景园林设计实习中,从各方面学到了很多公园建设的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现在我以南宁市园博园为主要研究目标,建筑风格道路铺装、植物配置等方面对其建设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 1 建筑风格

逛完南宁市园博园后,除了门口的建筑和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如厕所是采取现代建筑其余主要建筑都是采用仿古建筑——亭廊榭,下面就简单谈谈南宁市园博园内给我印象较深建筑 11现代建筑

下车一进入南宁市园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显眼的现代建筑,这就是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给人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这座现代建筑可识别性强。沿着主干道往里走,被一些颜色鲜艳的廊吸引,这些彩色廊是比较典型的现代建筑是采用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塑料板与钢材而组建起来,十分显眼,值得一提的是当阳光照射在塑料板上,地上就会出现光影的变化,不再是单调的黑影子,而是色彩斑斓的色块,如同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南宁园博园的设计构思主要围绕流光溢彩,花团锦簇,这些色彩鲜艳的廊正好贴合了它的设计主题。园内的厕所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墙面的机理很有视觉冲击感,最具特色的就是在墙面上用绿色的竹子作为贴面,与墙面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格外显眼,便于人们寻找厕所,这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设计学习运用 1.2仿古建筑

整个园博园园内标志性建筑就是五象塔,它的的建筑面积4121.87平方米,为采用现代工艺、材料的非完全仿古塔,外观九层,基座二层,塔刹通高79米。其灰黑色调的整体效果与园博园其他元素一致,使得塔与园区景观自然融合、相互辉映。现在五象塔还未建成,但是已经初具规模,气势磅礴,给人的非常大气的感觉,在如此大面积的园内,建一高大建筑物作为全园的控制点还是有必要的。

最靠近大门的展园就是南宁园,采取的院落式布局,用围墙围合整个园子。在南宁园的入口处运用了障景的手法,摆放了一块石头遮住游人的视线,不至于园内的景色全部泄露出来。园子的围墙采用的是古代建围墙的方法,将瓦片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漏窗。不过古代人都是运用一些残缺的瓦片来做围墙,不是用整体完好的瓦片来做,可以充分运用建筑材料。


南宁园的主体建筑为仿古建筑,命名为弘仁阁,取自古邕八景弘仁晚钟,有弘扬友爱、友善的仁义之意。据介绍,本次命名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园的核心位置同城共檐区,是全园的主景,体现的是邕城人民共一块屋檐,同一片蓝天的友善情谊。而南宁展园的主体建筑弘仁阁设计构思以邕州旧时的钟鼓楼为设计原型,结合岭南建筑色和本地民族元素,建设为一座具有展示、观光功能的阁楼建筑建筑分上下两层,一层为半开敞回廊角楼形式体现同一屋檐的地域特色;二层则采用双重檐的形式体现共檐(共缘)的设计寓意。但是我觉得上楼的楼梯做得过于现代化,有种现代楼房的感觉,没有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如果将楼梯做成木头的,想必效果会更加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细部装饰上也特别讲究,比如,瓦面、墙垛、窗扇样式等都遵循追根溯源,参照了扬美古镇的风格,保证建筑具有南宁地域特色。除了主体建筑有特色外,在弘仁阁的旁廊的柱子看起感觉像是混凝土浇筑,实际上是木头结构,然后在外面抹了一层灰,起到防腐的作用,经久耐用。但是做工比较粗糙,使得外观看起来不怎么美观,如果施工技术再高点,给人感觉就会大不一样了。 2道路铺装 2.1道路

园林道路在风景园林中起着连接各个景点、构成园景的重要作用,在整个风景园林构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内有一条贯穿全园的主干道,宽大约为6米,其他的道路就是链接各个展园的次干道。园内的道路注重人性化设计在部分主干道的有两种不一样的颜色,红色的道路应该为非机动车道,黑色为机动车道,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区分开来,使得交通更加顺畅安全。园博园内的地形起伏变化多,如果区分出来的红色道路为塑胶车道,这将为许多骑行的人提供一个好去处,有利于鼓励人们采用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园内其他的次干道主要是联系着各个景观节点,对主要园路起辅助作用并与周围的主要景观节点相连通。园路是起到指引游客的游览路线,各个展园的道路基本上都发挥了其作用。但是百色园的园路设计有问题,道路离水景太远,没有若即若离,违背了人的天性——清水性。在道路与水景的结合上,钦州园做得就比较好,道路与水体的距离有远有近,并在湖边做了栈道,充分考虑到人的亲水性。园内的道路因为工程比较赶,许多地方出现问题,如河池园内的道路出现了塌陷,道路上的铺装断裂破碎。公园在道路的施工上应当注重质量,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否则就会出现各类问题,重新返工就会又费钱又费工,得不偿失。 2.2铺装

根据路面铺装材料、结构特点,可以把园路的路面铺装形式分为整体路面铺装、块体路面铺装、粒料和碎料铺装三大类。

南宁市园博园的入口广场是由东方园林负责建设,采用的是大面积的铺装材料。为了避免大面积的铺装给人单调的感觉,设计者特意在广场上留有不同面积大小的圆形种植圈,里面铺上绿色草皮,打破了整体硬质铺装,柔化整个场景,这点值得学习运用。

为了表现自己城市的特点,各个展园的铺装也有自己的特点。玉林被称为瓷都,为了体


现自己的地域特点,在铺装上也下足功夫。园内的道路用一个个圆形瓷盘铺成菱形,蓝白色在灰色的鹅卵石铺路上显得格外突出,吸引人的眼球。北海园的入口时用珊瑚石做成的铺装,体现了自己的海文化,所用材料新颖,又极具地方特色,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到了北海园。防城港园用船桨和贝壳作为铺装,也体现自己的城市文化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贺州园入口的铺装,是方格网铺装,但是每隔一个方格的铺装形式不同,就是在方格里镶嵌鹅卵石,这样的组合给人一种活泼之感。 3山石水景

园内每一个城市展园都离不开山石和水景,山石和水景的结合营造出自然的氛围。南宁园里运用了大量的黄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十分艳丽,光是石头就已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驳岸都是错落有致的堆放石块,营造出自然的驳岸,再配以些许植物野趣十足。园内自然山石运用得最多的就是柳州园,园内怪石林立,体现出了柳州的地域特点。道路与石头自然的结合在一起,边缘与石头镶嵌在一起,十分自然和谐,接缝处理得和好,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大量的石阵使得兴中其中的游人有种深处山林之感,再配以淌过山石上的潺潺流水,真可谓“青山绿水”。柳州市因为经济实力雄厚,用的都是真实的石头,但是许多展园都是用混凝土仿作山石。北海园里面的假山石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施工技术十分好,将涠洲岛旁的礁石表现的惟妙惟肖。有礁石的地方怎么能少了“海水”旁边就是一湾清澈的“海水”水低铺了一层鹅卵石,更显自然,不过可惜的是水里没有鱼,如果放几条小鱼进去,将会各加具有生命与活力。班上北海的同学都感叹有种在涠洲岛的感觉,想必这就是对它最高的评价了吧! 4.总结

通过对南宁市园博园一天的实习基本了解园博园的建设,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实习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别,不管你课本上学到再多的东西,你终究要付诸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学到的知识,不然永远都只能纸上谈兵。

正是通过此次实习在老师的热情讲解下懂得公园设计和建设的要点,受益匪浅。对于南宁市园博园,除了学习到优秀的一方面,同时也发现了部分问题。特别明显的就是园内的施工不够严谨,看起来非常粗糙。虽然园博园刚建成不久,可是有些部分已经出现损坏,希望以后公园的施工可以合乎规范不要总是赶工,尽可能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施工质量,这样不仅影响观赏效果,同时造成公园的使用寿命短,经济投入过多。总之,南宁园博园的实习让我学到的东西很多,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对于我之后的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学山,1996.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 孟兆祯.2012. 风景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 彭一刚,198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H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