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归园田居》之比较阅读》,欢迎阅读!
![园田,短歌行,比较,阅读,居》之](/static/wddqxz/img/rand/big_31.jpg)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之比较阅读
——志士情怀与隐士节操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阅读法,鉴赏品析《短歌行》《归园田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领略两首诗的各自的不同风采。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体会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以及该如何理解作者其人。 教学步骤
一、 质疑导入
打开统编版教材语文第三单元,可能有同学会疑惑,《短歌行》与《归园田居》为何会放在一篇中,我们的该用怎样的方法来阅读鉴赏呢?今天我们就用比较法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体会其志士情怀与隐士节操。 方法导引
活动一:选词填空。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 《短歌行》 《归园田居》 体裁 四言古诗、乐府诗 五言古诗 题材 抒情诗 田园诗 节奏、音韵 短促、激越 舒缓、平和 情感风格 慷慨悲凉、雄心壮志 恬淡宁静、追求自由 时代背景 赤壁大战前夕、宴饮宾客之时 几仕几隐、官场黑暗、最终辞官
二、 比较赏析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1、 对比诵读---诵其诗,细品诗作风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我们了解诗歌的第一步。诵读时我们要注意重音、停顿、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等。
对比《短歌行》《归园田居》,你觉得哪首诗能更好的通过诵读来表达情感呢?有很多同学可能会选《短歌行。》 诗歌的音韵中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 叶嘉莹
今天我们就以《短歌行》为例,从音韵角度分析它的情感表达。
O韵,一般表示低沉。诗歌用此韵开头,为全诗奠定了沉郁苍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短歌行》前半部分沉郁苍凉,后半部分慷慨激昂。
In韵,可表达真诚、细腻、缠绵的情感,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用此韵在求贤章节中,深情地表达出一种对贤才的敬仰、思慕,渴求之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诗人借周公纳贤的典故,自比周公,表达出渴望贤才来归的强烈愿望。天下开口音,归心闭口韵,读之让人感受到诗人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这难道不就是志士的雄心壮志?
下面请欣赏鲍国安老师的诵读,再一次体会曹操饮酒赋诗,壮志激昂的志士情怀。
优秀的朗诵自会感染人,请大家课后欣赏陈铎老师《归园田居》朗诵。体会隐士情怀与志士之志的区别。 活动二:从曹操和陶渊明中自选一人,收集其作品,可选单篇也可串烧,作为班级朗诵会上进行朗诵表演素材。
2、 对比描绘---绘其诗,赏析诗歌意韵
活动三:分别找到《短歌行》《归园田居》中的景物或场景描写,请组内有绘画才华的同学将其变为绘画作品,全班评选出最佳画作,并予以点评。
《短歌行》景物:朝露、杜康、鹿、野苹、月、阡陌、乌鹊、山海……
场景:对酒当歌,鼓瑟吹笙、明月姣姣、越陌度阡、契阔谈宴、乌鹊南飞、周公吐哺……
《归园田居》景物:丘山、尘网、羁鸟、池鱼、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鸡、户、室、樊笼、自然…… 场景:离开尘网、回归田园
我们发现《短歌行》中的景物不好放在同一画面中,我们就可以关注场景。《短歌行》写于赤壁大战前夜,
宴饮宾客之时,场景可分为宴饮宾客之景与贤士来归之景。
而相比而言《归园田居》画面感就会更强。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中国农村的生活描绘了出来,我们可以将之绘画为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景图。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
在《短歌行》中诗人借用意象表达情感,如借朝露抒发人生短暂之情,借鹿、乌鹊代贤才,表达对贤才的敬仰渴求之情。
那田园风景图与陶渊明的感情有何关联呢?我们就要联系诗人的个人经历了。陶渊明字陶潜,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一生分为三个时期,28岁前为青少年时期,他虽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但仍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29岁至41岁是他的学仕时期,他几仕几隐,终究无法留在官场,都是因为无法施展其济世抱负。东晋门阀森严,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陶渊明有怎能实现其政治理想。42岁以后是他归田园时期,他选择回归田园,过躬耕隐居的生活。但这也是他创作最丰富的阶段,《归园田居》组诗就是写于他归隐后的第二年,《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等都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
《归园田居》清新淡雅,自然和谐的乡村图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而远”的风格和隐士的坚守。
3、 对比品析---品其诗,体会诗人情感
志士:求贤若渴、渴望统一天下、成就王业的政治抱负。 隐士:厌恶官场生活,庆幸回归田园 ,追寻精神世界。 活动四:小组活动
思考探究:“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设想如果有一次机会,可以让你穿越回古代,见曹操或陶渊明,你更想见谁?为什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任务,结合自身情况,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任务导引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在乱世中的曹操和陶渊明作为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都借助诗歌传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通过解读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任务设计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忧”什么?真的是想借酒浇愁吗?“守拙归园田”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
解析:“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一个政治家身处乱世渴望招募贤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慷慨之叹。表面上是要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实际上表现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深感人生苦短、贤才难求的苦闷心理。“守拙归园田”,“拙”即拙朴,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巧”相对。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经历劫难而不衰。而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另外,古往今来,很多人同时具备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可能没有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却能造就人格的丰碑。 4、对比评述
写文学短评有利于梳理、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读《短歌行》《归园田居》,请自选角度,写一篇400字以内的短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G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