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凳子操参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凳子,参赛](/static/wddqxz/img/rand/big_60.jpg)
凳子操简介:凳子操是一种方便实效的有氧健身活动,利用凳子做运动,可以相应增加运动的强度,使全身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以上下肢、臀部以及腰部的锻炼最为显著。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和对各项运动喜爱与扩展的需求,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认知规律、身心负荷规律,通过引导、体验、交流、协作、评价等教学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到最后“会创编”,使学生认识到健身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什么健身在于自己怎么样开动脑筋。 二、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策略: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新兴“凳子操”活动的认识,将时尚体育项目有氧凳子操引入初中课堂,本次课是在学生完成凳子操的单个动作学习的基础上,穿插使用凳子的多种练习方法,以健身操的小组合动作创编方法为教学突破口,激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凳子都能健身?并强调教与学的多样性和情境化、趣味性、合作性、创造性,采用示范、表演、互评、实践、观察、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对话、讨论、启发、激励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活动中,了解时尚体育,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策略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注重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凳子,如何利用来健身,培养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学生自主学习2--3个动作后,能自主创新并创编更多的动作。
情感目标:在此活动中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良好的交往、自主和合作的行为,培养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教学特点:
1、以认识规律为主线,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原理的学习。
2、采用小群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编、自评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创造、思考、观察的能力,一种器材多种用途,使其在整个教学过程发挥作用。
4、将时尚体育项目引入中学体育课堂,进行体育文化的传播,提高健身操的实效性和普及性。
创编“凳子健身操”教学设计
一. 教 材: 利用凳子创编“凳子操” 二.授课教师: 宜宾市二中 刘 中 平 三.授课班级: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要求 及组织安排
教学设计说明 1. 让学生了解本节
1 2
3
课堂常规
1. 集合整队 2. 清点人数
3. 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任务 1. 教师带引趣味跑步
集
合
队
形
课的内容 2. 激发学生学习欲
望,增强自信心。
5
******** 1 . 让学生提前进入活 ******** ******** ▲
激发学生思考日常生
集
合
队
形
活中的凳子都能健身。
动状态
热身活动
2. 边讲边示范和学生一起做热身
活动
1. 启发学生怎样利用凳子健身
3
4 10
引入
2. 边讲边示范几节自编凳子操
1. 分组指定小组长分区域让学生
们根据提示自编凳子操 2. 巡回指导,参与各组活动提出
建议,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自创。 1. 集中各组学生
2. 分组顺序让学生依次进行自编
凳子操表演。
3. 师生共同评价每组学生自编凳
子操,并加以鼓励。
1. 由各组小组长
进行组织创编活动。 2. 组织形式由学
生自主掌握。 1. 围坐在一起依
顺序表演本组自编凳子操。
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创新通过小组实践创编凳子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敢于创新能力。
创
学生自创阶段
10
编
集 中 展 示 评 价 阶 段
凳
子
***** * ▲ * * * *****
2.各组互相观摩、学习,给予评价。
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注意用提问方式提示并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3
操
集中展示小结阶段
引导和鼓励学生总结自编凳子操的一般性原则: ① 安全性 ② 趣味性
③ 实用性(锻炼的效果) ④ 其他等
教师评价、讲解、演示创编指导并指挥下课前的放松运动。
放松——运用瑜伽及太极拳中的起式、野马分鬃、收式等动作
1. 推选自编凳子
操最好的一组进行展示表演 2. 积极讨论发言
总结自编凳子操的原则。 1. 2. 3.
分析总结 放松活动 收拾器材
本节课的关键阶段,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互评自编凳子操,总结出自编过程中的经验以便应用于实践,暗示本课的学习方法。 点明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健身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什么健身在于自己怎么样开动脑筋。
4 5
总结放松下课
四、预计负荷:115—— 125 次/分 器 材:学生自带凳子一条
预计密度:30—— 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E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