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022-08-13 07: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欢迎阅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互,及其,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内容由以下阐述: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创性的丰富理论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工作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


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由于时代主题与中国国情的不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前者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后者则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已经在它产生之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顺利进程,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在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它的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3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