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菜三不沾做法_老鲁菜三不粘怎么做》,欢迎阅读!
鲁菜三不沾做法_老鲁菜三不粘怎么做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相传起源于清代。三不沾色泽金黄,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那么你知道老鲁菜三不粘怎么做吗?不如就来看看店铺为你推荐的鲁菜三不沾做法。 鲁菜三不沾做法
菜系及功效:鲁菜 三不沾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蛋黄500克,白糖200克,生粉适量。
教您三不沾如何做,如何做三不沾才好吃①将鸡蛋黄打入碗内,加白糖、生粉、清水搅匀。
②烧热锅下油,将调好的蛋黄倒入锅内,拨炒至呈深黄色粘糕状,达到不沾锅、不沾勺、不沾嘴时即可。 家常三不沾做法
[主料辅料]
鸡蛋黄 12个、白糖 250克、干淀粉 150克、熟猪油 100克。 [烹制方法]
1、将鸡蛋黄放入大碗中,加入干淀粉、白糖和温水600克,用筷子打匀,过细箩。
2、将炒锅置于中火上,放入40克熟猪油烧热,倒入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呈糊状时,随即一边往锅内徐徐加入熟猪油60克,一边用手勺不停地推搅。约炒10多分钟至蛋黄糊变得柔软有劲,色泽黄亮,不粘炒锅时即成。
[工艺关键]
1、用新鲜鸡蛋,不能有一点蛋清。绿豆淀粉洁白、劲大适作此菜。 2、顺一个方向调打,不然蛋白质分子排列混乱,菜不易成功。 3、此菜火候要求掌握好,要做到大火熬至糊状,中小火推搅炒,双手并用,一手搅炒,一手淋油,一刻不闲,至少要搅炒四五百下。颜色由淡黄至浅黄转成土黄色,蛋黄与猪油、淀粉溶为一体,一般炒8至9分钟才算成功。
4、炒此菜易粘锅,要随时用炊帚擦净粘在锅边的蛋液,还可熬至糊状时,换锅炒。
[风味特点]
1、“三不粘”即不粘牙、不粘盘、不粘勺。
2、“三不粘”所用主料鸡蛋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病。鸡蛋黄性甘平、无毒,有祛热、温胃、镇静、消炎等作用。《本草纲目》曰:“鸡子黄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甚验。”
3、“三不粘”如今是北京同和居独家名菜。相传,此菜最早是清代皇宫御膳房名菜,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后来广和居有位姓牟的厨师结识了一位清宫御膳房里的厨师,学到制作此菜技艺并稍加改进,成为广和居名菜。广和居倒闭后,牟师傅又将此菜带到同和居。“三不粘”其色之美、质之纯、味之香。堪称妙品。许多国际友人到京,都纷纷慕名而至,每次必尝此菜,他们说:“三不粘,是世界最好的美味!”
4、此菜黄艳润泽,呈软稠流体,似糕非糕,似粥非粥,绵软柔润,滋味香甜。 三不沾的由来
关于“三不粘”这道菜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安阳有一个县令,其父亲喜欢吃花生和鸡蛋,可就是年龄大了,牙齿不行,县令就让厨师每天煮花生、蒸鸡蛋羹给自己的父亲吃。时间一长,县令的父亲就吃腻了,食欲越来越差。县令就让厨师变换一下饭菜的做法。厨师绞尽脑汁,将鸡蛋和花生的做法变换了许多花样,县令的父亲还是不想吃。 有一天,一个厨师想出了一种新的做法。他把鸡蛋黄加水打碎后,再放入白糖,然后倒入锅里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临时取名叫桂花蛋,县令的父亲品尝之后,连连夸赞这道菜好吃。从此,这道菜就成了县令家的主要菜肴,一家人百吃不厌。
秋天的时候,县令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宾客盈门,县令大摆宴席,为父亲庆贺寿辰。当然,宴席上依然少不了桂花蛋这道菜。平时做这道菜的时候,厨师总是用小锅烹调,一次炒一盘菜。庆贺寿辰这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1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