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总结》,欢迎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师总结
经过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回顾一年来整个过程,从选题、开题、过程指导、结题、总结,无论是学生,还作为指导老师的我,感觉都收获颇丰。这个研究性活动的主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学生们不仅丰富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在自主探究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指导教师,一直陪伴着学生们进行相关的研究,一方面为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自己在指导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这种反思对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很强的现实作用。
首先是选题方面,尊重学生,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一定要充分发动学生,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做到“话题由学生想出,具体由学生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我们在高二指导学进行“盲选”相关话题时,学生大多数都比较乐意和兴奋,但学生选的五花八门,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时,有的趣味性有余,但科学性不够;有的学生定的题目过大而空,操作性不强,有的选题又太偏,以现有阶段水平不太可能完成,有的选题又太旧,没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的选题比较偏,严重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研究实际意义。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选题,并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做到趣味性和科学性相联系,鉴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尽量来源于课本,并联系生
活经验,最终选定一个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完成相关任务的。教师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比较适合的合作方式,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一帮情况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我指导学生进行该项综合实践活动时,采取了各自任务明确,彼此配合,相互交流的方式,既强调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更重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另外, 在我们为期将近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它就好比航道,一直在指引着他们在正确的道路是航行。只有好的过程,才能有好的结果,学生也才能享受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是有效的评价机制。我们小组在开始时,评价表都是提前印制好的,并没有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后来无效评价比较多,好在及时调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但为此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以后这点有注意。
不能忽略的是,交流不要模式化,形式要多样化。我指导的该项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期交流过于模式化,根据学生的反应,形式优点大于内容。既然是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就应该放手发动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优势,利用他们熟悉的互联网模式,这样一来,不仅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更让他们在教师组织的正式交流之外,在学生
们自己在比较认可的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过程不仅可能漫长而且可能比较艰巨,作为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过程。因此,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思想,在每周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时间的时间里,通过不同途径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小组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点拨、督促。在初期阶段,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在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让他们学会沟通与合作,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态度,从而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原有的知识储存进行激活并扩大。在各个阶段的研究心得中,各小组成员都有一个相同的体会,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无论是团队意识还是探究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不仅符合新课标理念,更能诠释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也符合现在教育部的最新提法,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虽然一年来也有遗憾,但通过不断反思,相信在以后的综合实践中,作为指导教师,我会发挥更好的作用,指导学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0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