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养培养计划和措施

2023-02-12 05:2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培养培养计划和措施》,欢迎阅读!
培养,班主任,措施,计划
班主任培养培养计划和措施 2013——2015学年 一、培训目的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细胞,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而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因此,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班主任培训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

二、培训措施

1 、加强制度建设。本学年我们将在制度建设方面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①副班主任制,对于科任教师将安排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其结对子,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中让他们得到培养的锻炼.②班主任工作例会制。③班主任工作综合考核制.④行政钩制。

2 、加强理论学习。本学年将重点学习这些内容:①有关的德育文件。②有关理论书籍。主要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③《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有关的杂志。 3 、引导专业化发展。教导处将收集整理有关班级管理、班风建设、偶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有关具体案例,加以编辑,印发给每位老师,引导学习先进的做法,探讨科学的育人方法.

4 、加强科研探究。在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将要求他们积极进行教科研实践探索和研究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这一任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规律,创出特色,从而更好地解决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将在期末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及论文评比,以教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使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充满生命力,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三、训练目标的确定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的确定应充分体现在训练规划和办学计划之中。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班主任工作某一基本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班主任教师整体素质和工作实效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型的班主任队伍。

2.阶段性目标

阶段性目标的确定应充分体现在具体实施方案之中,要结合班主任队伍实际情况,根据某一阶段所训练的具体内容,提出相应的阶段性训练目标。 四、训练的途径

1


班主任基本功训练,要在实践中训练,在训练中提高。使训练的内容在班主任心中内化,从而产生了“我要学习”、“我要实践”、“我要创新”的内趋效应。这种内趋效应会促使班主任教育观念转变、师德修养进一步加强、工作能力和水平逐渐提高。班主任基本功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集中训练

以全校为主的集中训练,主要对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文件法规、班主任理论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学校校长负责定期组织集中性的专题辅导。例如:针对班主任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主题教育活动课的问题,就要组织专题辅导。通过辅导使班主任教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主题班会课的性质、意义作用;主题班会课的基本要求;如何使用《德育》读本上好主题教育活动课等。

通过集中训练,增强班主任教师在新形势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解决班主任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存在的困惑问题。

2.分散训练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局限于少数班主任参加集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搞好班主任的全员性分散训练,这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立足点。在校内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专题交流、专题总结.激励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分散训练主要解决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自学自练

班主任教师要围绕集中训练、分散训练的内容,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要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班主任自学自练的同时,学校要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自我提高的氛围,加强检查评估.

自学自练主要解决班主任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从而强化班主任自身的薄弱环节。 五、训练原则的运用

1.针对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从班主任队伍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存利于对在的问题,选准切入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力避一个模式一刀切,一个处方一副药.要根据班主任队伍的年龄结构、工作阅历、实际能力、工作效果等,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训练,做到缺啥补啥.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yk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