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欢迎阅读!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
网络中活跃着大量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网中人”,以这些“网中人”为主角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经常制造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网络和现实世界会同时造成极大危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必须遵循系统性和平战结合等原则,加强对ISP、ICP、IDC等工作对象的掌控,采用阳光备集和分缎管理等模式,井进一步通过提高技术、加强管理、制订法律和有意识地进行网络文化引导等手段加强对阿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确保罔络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需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但有一个领域的群体性事件却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虽然目前它还不是十分尖锐,但却发展迅猛,影响很大,这就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有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政府应该充分重视这类事件,深入研究这类事件的特点,做好积极有效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一、网络群体及其构成元素
要探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必须先对造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元素(或主角)——“网中人”有相当的认识,对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群体进行探讨。
(一)“网中人”的存在分析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人有个体特征与群体特性,他们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因特网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虚拟社区、虚拟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许多空间里生存着相当数量的“网中人”,最初人们称之为网名、用户,也有人称之为网客、网人、网络人,为了能与现实中的人相对应,我们将“具有一定标识、在网络中以类似现实人的某些方式参与网络活动的用户”称之为“网中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表明,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网中人”总人数为1.37亿。
从本体论看,存在是一种显现,不同的显现形式决定着不同的存在状态,阿中人不是身体的存在,而是符号的显现,是一种符号的存在;现实人是以身体在场为基本特征的,是一种实然存在,而“网中人”是一个意念之身。如果仅仅以物理属性来做虚拟与真实的判断的话,从在线生存的视角出发,尽管符号存在没有生命个体的物理特征,但它仍然是一种实然存在,符号就是它的“身体”显现。正如卡酉尔所说:名称从来就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名称的负载者个人属性的一部分。任何网名都是一个有意义的复合载体,它可以体现在线者的诸多属性,并间接折射出人们的某些心理预期。任何人进入网络都存在一个网络身份的自我认定问题,逮不仅指必要的网络注册,更指个人选择怎样的角色来表现自己。事实上,网中人在给自己起网名的时候,网络角色扮演就已经开始。换句话说,一个以符号为显现的主体已经生成,一个真正的网中人已经存在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之中了。
(二)由“网中人”形成的网络群体
南京师范大学张之沧教授认为由网中人共同构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或网络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种模拟实体、虚拟现实,包括虚拟时空、虚拟历史、虚拟战场、虚拟市场、虚拟社团应有尽有,层出不穷。它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构造出和显现出一个源于自然而不同于自然,源于人类而不同于人类,源于信息而高于信息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通常拥有如下特性:它是一个自为的、人造的世界而非一个自在的、自然生成的世界。它是一个基于现实和想象模拟或虚拟的世界,而非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世界。它是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知、可推断、可直接参与、直接操作的世界,同时它又不是一个可以离开具体的物质实体独立自存的世界。
“群体”概念强调它与“个体”的对应以及个体的某种集合的心理性质,网上的群体是指一种心理群体,是与地域的和社会的群体相关的心理群体。在网上群体形成之前,这种心理群体往往必须依附于地域或社会群体而存在,有了网络,心理群体有条件以虚拟的形式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网上。通俗地说,以文分群、气味相投是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中虽然也有“记者”、“小学生”、“强盗”和“大虾”,虽然他们文化程度有差异,性格情绪大不同,但让他们聚集到一起的,必定是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或相同、相近的兴趣,比如游戏、体育、交友、黑客等。
(三)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社区
“网中人”作为网络虚拟社区的居民,不仅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还有构成网络社会的群体特性,会连带出许多具体的社会及法律问题。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讨论、通信、聊天等,使社区居民得以互动。要想成为虚拟社区的一员的“门槛很低”,只需点击同意条款后注册,便成为社区的合法居民。社区居民拥有唯一的帐号,这个帐号就是他在虚拟社区中的通行证,是社区居民相互辨别的唯一标志。目前在国内有像网易、天涯这样的大型综合社区、有像“水木清华”、“兵马俑”这样的校园社区;另外,还有一种由有关教育网站针对教师和中学生开设的中小型教育社区。前两类的社区会员都较多,有时在线人数达数十万人.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后一类社区规模相对较小,会员也不多。
从对“人”的管理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有大量“阿中人”处于游离状态,属“流动人口”,但一般还是可以认为,由人构成社区,由社区构成世界。“网中人”存在于各类社区中,无论是对论坛还是博客的管理都是松散的,管理的结构是极度扁平的。对“网中人”的管理不仅要弄清楚“网中人”的个体特征,更要准确把握其群体特性。个体特征是管理的微观依据,群体特性是管理的宏观依据,而且正是“网中人”的群体特性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突显了对其进行管理的迫切性。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r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