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工作总结范文

2022-10-19 05:1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入户走访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入户,走访,工作总结,范文
入户走访工作总结范文

一、概况及前两年工作回顾

我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多万亩,单产438公斤,2022播种面积达81.5万亩。自某某年9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示范县,到目前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小麦示范项目。经过努力,某某-某某年度和某某-某某年年度科技入户小麦示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考核验收,在考核中两年的总成绩均居前列,得到了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认可。

二、2022科技入户取得的成效2022年邹平全县小麦播种面积81.52万亩,平均单产455.9公斤,总产37.16万吨。示范户示范总面积8799.25亩,示范户平均单产492.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444.9公斤)增产47.6公斤,增产率10.7%。全县共辐射带动2万户,带动面积168983亩,辐射户平均单产基本与示范户持平,较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0.7%左右。高产创建孙镇冯家村十亩高产攻关田理论单产达到702.2公斤,实打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69.4公斤,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51.3公斤,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02.8公斤。2022年全县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平均单产、总产、示范户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三、典型经验 在实施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不断总经验,借助科技入户平台,产生了新型粮食生产合作社一类的典型,其代表是“邹平县齐东农业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是有九户镇广大示范户和带动户在九户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某某年9月自发成立,首批社员即300多户。“邹平县齐东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在为广大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过程中,使得农业增产、社员增收,同时也是我县探索科


技入户长效机制工作的一重大突破。 四、2022科技入户工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往往碰到示范户不在家的情况。 2示范户多年不变,造成示范面小,无法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同时示范户宜产生疲劳感。 3、示范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农业生产的多元化需求。 五、2022科技入户实施情况 (一)根据工作变动,成立、调整了领导小组、专家组,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专家组及科技入户办公室的职责,明确分工。 (二)确定和调整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单位仍由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检测中心等业务单位承担;技术指导员末位淘汰,并调整个别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指导工作的人员,并按项目要求选拔优秀技术人员补充;

4确定建设地点 根据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专家组确定在长山镇、孙镇各建立一个万亩示范方。孙镇万亩示范方以冯家村为中心,覆盖范家、大陈、小陈、孙镇4个村,以黄河水灌溉为主。长山万亩示范方以弥勒村为中心,覆盖西店、大由、柳寺、小牛、高旺、大齐6个村,以井灌为主。 5、确定高产示范目标 根据“万亩示范方”所在地往年产量和地力情况,确定高产目标。在孙镇、长山镇各建设万亩示范方,亩产指600公斤。其中分别在冯家村、弥勒村建设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指标700公斤;百亩核心示范田,亩产指标650公斤;千亩典型示范田,亩产指标620公斤。 6、召开专家座谈会 邀请各相关单位、项目镇负责人、项目镇农技人员、项目镇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县种植业知名专家、种粮大户、历年高产示范户、高产示范村负责人等召开专家座谈会。共同探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单产700kg650kg600kg的详细技术规程,用以指导示范区生产 7、制定栽培技术规程 制定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将整个生产过程制作成形象的挂图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pX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