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

2023-02-10 15: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护理研究》,欢迎阅读!
护理,研究
护理研究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探究,解释护理现象的本质,探索护理活动的规律,产生新的护理思想和护理知识,解决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为护理决策提供可靠地、有价值的证据,以提升护理学科重要性的系统过程。

知情同意是指参与者已被充分告知有关研究信息,并且也能充分理解告知信息的内容,具有自由选择参与或退出研究的权利。它包含3个要素:信息、理解和自愿。 研究假设是对特定人群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关系的一种正式的陈述。

干预:亦称操纵,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的处理因素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其研究量的实测值构成样本。样本对所属总体具有代表性。 抽样: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即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要求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的过程。

预实验:一般在大规模或大样本的研究之前需要进行小规模的实验。以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检查研究设计是否切实可行,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估计样本量、预测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自变量:能够影响研究目的得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却可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

偏移是指当某一研究结果(观察)与真实值之间出现了某种差值,这种差异的现象或结果。

选择偏移是指不同类型(暴露或结局的特征)的研究对象入选的机会不同,这种偏倚常发生于研究设计阶段 混杂偏移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

衡量偏移信息偏倚是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或测量时存在频度和()强度的差异,而使最终判断结果时出现偏倚

依从性:指受试对象对研究实验措施的接受和执行程度。 盲法:是指在试验性研究中,由于受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在收集资料或分析阶段容易出现信息偏倚,为避免这种偏倚,使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不明确干预措施的分配,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单盲;只有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单盲双盲;受试者和研究者双方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哪种干预措施,称双盲。

三盲:受试者、研究者和资料收集或分析者都不知道参与受试对象分在哪个组和接受哪种干预措施,称三盲。 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

摘要即文章的内容提要,也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摘要是论文内容高度概括的简短陈述。包括1.目的、2.方法、3.结果、4.结论。

因变量:函数中的专业名词,也叫函数值。函数关系式中,某些特定的数会随另一个(或另几个)会变动的数的变动而变动,就称为因变量

效度:是指某一致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关键词:是专门为标引和检索医学文献而设计的人工语言,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目的为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起到帮助人们在检索中能通过关键词租迅速查到文献的作用

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目标,构建研究假设;2.检索文献,分析现状和趋势,明确理论概念框架;3.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场所;4.选择研究设计,构建研究的技术路线、明确研究工具;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撰写论文;8.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护理研究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尊重人的尊严的原、有益的原则和公正的原则。

尊重人的原则的主要内容:在研究中,研究对象有自主决定权、隐私权、匿名权和保密权。1.自主决定权:研究象有权决定是否参与研究,并有权决定在任何时候终止参与,2.隐私权:未经本人允许或违背本人意愿而将其私人信息告知他人时,即造成对研究对象隐私权的侵犯,3.名权和保密权:保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的公开及公开程度必须经研究对象授权;(2).个人有权选择可与其分享其私人信息的对象;(3).接受信息者有保守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目的、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查找文献线索、5.获取原始文献。 护理科研选题的原则: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护理研究选题的注意事项。 答:1选择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要立足于创新。 2选题范围不可太大,涉及面过大则不易深入。 3选题时应注意 研究内容要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 4其他 最好结合自己熟悉的专业内容选题。1.科研选题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研究一个与自己相关、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课题、2.选题要做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条件做的课题,最好是长期工作接触的,经常思考的问题;

研究设计中,观察项目指标的选择应注意1.客观性、2.合理性、3.可行性、4.灵敏性

研究设计中,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1.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2.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应注意具有代表性、3.研究课题都应规定有足够的样本数。

访谈法的优点1.应答率高,大多数人对该方法能接受访

谈、2.适合于不会或无法填写问卷的对象、3能及时解决因问题本身所致的模糊、混淆等现象、4.资料较深入、完整、5.研究者可控制提问的顺序、6能提供额外的资料7.能够观察到研究对象非语言行为和语言动作。缺点1.费时、2.花费大、3.可能存在霍桑效应、4.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妨碍资料的收集以及收集的资料的质量、5.要对研究社进行培训、6.研究者有可能错误理解研究对象的非语言行为。

观察法的优点1.能够获得更深入、真实的资料2适合于对任何个体行为、活动的研究缺点1.观察法需要长时间进行,因此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都较高、2.质量控制要求高,观察者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整个观察过程,并且要确保观察评分者间信度、3.伦理问题比较突出、4.霍桑效应、5观察者的影响。

实验性研究设计必须具备的要素1.干预、2.设立对照(排除与研究无感的干扰因素)、3.随机(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常用的抽样法: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常用的概率抽样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非概率抽样有方便抽样、配额抽样、目的抽样及网络抽样。 试述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答:1.题目、2.作者署名和单位、3.摘要和关键词、4.正文: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及致谢(酌情)、参考文献等。 简述临床科研论文撰写格式

答:1前言2文献回顾3研究方法4研究对象和研究场所5资料收集的方法6资料的分析7人权的保护7人权的保护8研究结果9讨论10研究反思11结论或建议12附录 研究工具信度的主要特征稳定性、内在一致性和等同性。常用的计算方法:重测信度用重测相关系数(r)来表示,范围是0-1,相关系数越趋近于1,则重测信度越高。 常见的设计类型: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常见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生医学测量法、Delphi法。常见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比较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的异同点 实验性研究[优点:可信度高;检验因果假设最有力;最大限度控制了干扰因素对可能结果的影响;所得到的的结论比较客观和可靠。局限性:临床研究中心,干扰变量的控制困难;由于伦理的原因,很难做到完全随机分组] 非实验性研究[优点:完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简单易行;收集的信息较多。 局限性:没有人为的施加因素;无法解释因果关系]

类实验性研究[优点:类实验性研究在实际人群中进行人为干预因素研究的可行性高,同实验性研究相比更为实用。特别是在护理实践中当无法严格控制干扰变量而不能采用实验性研究来回答因果关系时,类实验性研究是较好的研究方法。 局限性:由于类实验性硏究无法随机,已知的和未知的干扰因素就无法向随机实验那样均衡分布在各组中,特别是对于无对照组的类实验,效果的判断更是很难


完全归因于干预措施,故结果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参考文献的格式1期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份,卷次(期号):起止页码。 作者列出前三位姓名,无论中、外文姓名均为姓在前,名在后, 外文姓用全称、首字母大写,名中用大写首字母简称,每名之间 用逗号隔开。三人以上用“等”etal表示。文题。刊名(外 文缩写应照Index Medicus的编写法),年份,卷﹝入增刊,则

在卷后加圆括号标注“(增刊)”或“Suppl”字样,并在括号实验性研究设计具备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内标注增刊号码﹞。文献类型标志中期刊用﹝J﹞,专著用﹝M﹞。答:一、干预,二、设立对照:1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分类: 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①同期随机对照②非随机同期对照③历史对照④自身对照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次(第1⑤配对对照。2按照对照组的处理措施分类:①标准对照② 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空白对照。三、随机:1简单随机法2分层随机法3区组随 机分组法4系统随机抽样法5整群随机法。



请按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完成下列内容: (1)查阅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6年,第16卷,第5期,第1315页,由张 孟凡 汪志君 黄威等发表的文章,题为“医院护理队伍现状分析”。 (2)查阅林菊英主编,由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社区护理”一书6596 答:1)林菊英.社区护理.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0~120. 2张玲,孟凡,汪志君等.医院护理队伍现状分析.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6165):13~15.

分别写出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研究设计要点(结合具体案 例)答:一、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分类1同期随机对照,按严格 规定的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同期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2非随 机同期对照,有同期对照,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未严格按随机化原 则进行分组3历史对照,即非随机不同对照,4自身对照,将研 究对象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施以干预措施后,比较两个阶段的 变量差异。5配对对照,一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混杂因素 为配比条件。二、按照对照组的处理措施分类:1标准对照,以 目前公认的有效处理方法施加给对照组,然后与试验组的干预措 施的效果比较。2空白对照,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给于任何处理, 仅读他们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并将其与试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





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研究的手段 研究工具 抽样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 资料的特点 分析的方法 论文的呈现形式

量性研究 事先确定

机构性的,事先确定的,比较具体 以数字为资料,进行计算,统计分析 问卷、量表、统计软件计算机 随机抽样、样本量较大

封闭性问卷,结构性观察,统计表 量化的资料,可操作的变量,统计数据 演绎法,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之后进行 概括性、客观性、常用表格

质性研究 在过程中产生

非结构性的,灵活的,演变的,比较宽泛

以语言文字图像为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归类、提炼 研究者本人、实地笔记、录音机 目的性选择,样本量小 开放式访谈,参与性观察 语言、图像、文字等描述性资料



归纳法,寻找概念和主题,贯穿全过程 描述为主,研究者的个人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p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