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如何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顺利的适应学校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
这学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本学期课堂学习注重了5个习惯的培养。
一、5个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让学生会看。
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要让学生知道他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在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时,应先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告诉他们观察目的,方法,步骤,这个过程,可以逐步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让学生学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信息的获取依赖于听讲。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告诉老师他的听讲结果。
3.让学生学会说。
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教导学生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嘲笑对方的话。而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即使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
1 / 3
孩子们说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读音和用词,还要教会他们长句短说,给学生做示范,教给他们怎样调控语速语气,使孩子们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对于那些胆子比较小,不善于表达的孩子,积极引导,多多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多练,逐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让学生学会想。
现代独生子女大多依赖性太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想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得下狠心,培养他们独立能力,包括思考能力。每次提问之后不要急于要答案,留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如果确实想不出来的,可以适度的提示一下,实在是不会就得帮助他们一起查找正确的答案,不能直接说答案,要让学生经历查找正确的答案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让学生学会写。
主要是要求孩子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要求孩子写字时把本子整理干净整洁,字迹要清楚规范,还要逐步的训练书写速度。二、怎样在课堂上逐步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首先,做到训练有速的课前准备。
下课后,先准备好下节课的课本再去活动,这样就不会在上课的时候手忙脚乱,然后告诉学生上课铃声响了之后就静悄悄的坐好等待老师到来。学生能否做到这些,养成好习惯,还要跟上检查,所以在开学的前两个月是老师最累的时候。
其次,拿起表扬的法宝。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尤其小学生。你一表扬他,他会表现的更好。因此,无论我要求学生做到什么,就得接着表扬做到的同学,表扬他们最自觉,真棒,有个好习惯。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n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