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选疫情期间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制度手册指引》,欢迎阅读!

疫情期间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指引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隔离观察场所消毒处理工作,预防疫情扩散,结合学校 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 预防性消毒
1. 室内空气:应加强通风,无隔离观察人员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每次 消杀1小时,每天上、下午各1次。有人时可选择物理因子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2. 物体表而、地而等:每日用500〜lOOOmgLTf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 分泌物、呕吐物:如遇隔离观察人员出现分泌物、呕吐物,使用含消毒成分的 吸湿材料覆盖处理,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也可使用一次性呕吐腹泻物应 急处置包处理。
4.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应定期更换,首选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或使用高温的方 法消毒后再进行清洗。
5. 卫生洁具:脸盆应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每周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钟消毒1次;盥洗池用后清洗干净,每天刷洗1〜2次,每周使用500- lOOO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便器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建议每周用1000〜 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30分钟。
二、 终末消毒
当隔离观察人员确诊为观察病例时,病例转运后应对隔离观察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1. 室内空气:采用0.2%〜0.5%的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按8mL/m3的量, 使用气溶胶喷雾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作用1小时后进行通风换气。
2. 隔离观察场所的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一般物体表面用0.2%〜0.5%过氧 乙酸溶液或500L-lOOO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 重夏喷雾1次,也可用浸泡或擦拭消逐的方法处理,作用时间均应不少于30分钟。
3.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首选高温的方法,可选择煮沸消毒15分钟,或70°C以 上热水没泡30分钟,也可采用500〜lOOO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 清水洗净晾干。对于重度污染的织物,如果不能实现绝对安全地清洗和消毒,可以将织 物焚烧来降低处理织物的人员感染的风险。
4. 卫生间及患者各种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 消毒
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 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如有呕吐 物,也可使用i次性呕吐腹泻物应急处置包处理。蹲、坐便器表而可用含有•效氯 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抹布和拖把 应分室分区专用,并用2000m^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用清水清洗后悬挂 晾干备用。
5. 餐(饮)具:首选消毒碗柜消毒,也可选择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含有效氯 为500
〜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 隔离观察期间生活用品、用具: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为 1000〜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作用15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贵重物品可-用75%酒精擦拭或喷洒。
7. 病人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8. 转运车辆:拨打急救电话120,由120派出救护车接发热患者到发热定点医院 进行救治。
三、消毒管理
1. 由负责隔离医学观察区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由专职或兼职卫生员具体进行 操作和消毒记录。负责人每天检查消毒工作与消毒记录。
2. 卫生员使用消毒剂前应详读说明书。一般化学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 性。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仅用于手、皮肤、物体及外环境的消毒处理,切忌内服。 消毒剂应避光保存,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3. 非专业人员开展消程前应接受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 包括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
4. 何次处置疫情时均需完整填写消毒记录。并把使用消卷剂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检验合格证等文件交山隔离医学观察区负责人保留备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j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