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度 弱 化

2023-03-05 01:0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 度 弱 化》,欢迎阅读!
制 度 弱 化
Sala- i- MartinSubramanian (2003)的实证研究显示资源富足常伴着某种政治权力利益集团的产生,从而诱发贪婪的寻租和腐败行为,这些行为弱化了一国的制度质量,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非线性影响。

挤出效应。资源的富足会降低储蓄和投资的需要(Glyfason2001,会导致人力资本积累趋于下降 SachsWarner19971999Glyfason2001,还会通过吸引创新者和企业家去从事初级产品生产而挤出企业家行为和创新行为 SachsWarner2001Papyrakis and Gerlagh2006。自然资本通过逐渐挤出这些现代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阻碍经济的增长。 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由于自然资源供给的特殊性质,初级产品的价格往往比其他产品价格的波动更加频繁,幅度也更大,这样来自自然资源的收入就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经济波动又会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经济增长所需 Sachs Warner1995bGylfason,1999。同时这种经济的波动性使得政府难以对经济做出有效的长期规划 Davis Tilton,2005 国内近年来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与国际上探讨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原因可能在于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问题一,“资源诅咒”命题是否可以引入一国内部考察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关于此问题,胡援成、肖德勇(2007)认为因为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和国内省际样本的特殊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可能并不足以解释国内的资源诅咒。比如“荷兰病”效应因为缺少汇率波动的影响而缺乏说服力,再如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优劣在我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内显然缺少合理性。徐康宁、2006认为前人的研究大都是以跨国的截面数据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省际层面的截面数据显然不足以得出有意义的计量结果。李天籽2007)则认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资源诅咒”的形成经历了特殊的历史阶段,在我国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经济资源的价格体系下,这种地区间差距是在国家完全计划控制下形成的。问题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合理性问题和指标的衡量问题。首先数据方面:相关的数据没有或缺失比较严重。其次由于限于资料的可得性以及资源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资源丰裕度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在已有的相关实证分析中,研究者也只是用一些尽可能接近实际的方法和指标来代表自然资源的丰裕度,即引入一些替代变量,国内也不例外,而且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自然资源丰裕度的衡量标准也不一致,目前大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地区的能源情况代表资源的丰裕度。如有的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eH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