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欢迎阅读!
浅谈正强化与负强化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与作用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
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称积极强化)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又称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 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负强化及惩罚可以引起一定副作用。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 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激励方法可以根据性质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就是当员工的行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利益时,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如口头表扬该员工、在大会上表彰、颁发证书,或者发放奖金、奖品等。这种当员工出现好的表现时就进行奖励的激励方式就是正强化。显然,正强化可以激励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为企业的利益而努力。而所谓负强化,是当员工不遵守企业的规定,其行为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时,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以阻止这类行为的再次发生。对员工不好的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惩罚,以防止再次出现此类情形,这样的激励方式,就是负强化。显然,负强化也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当一种为的出现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时,人们自然就不会重复这种行为了。
所以说,在企业中,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可以起到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只是两者相比起来,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途径,简单来说,前者是鼓励好的,而后者是惩罚不好的。
在企业管理中,明智的管理者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正强化手段来激励员工,而且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正强化手段,让企业花费较少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却使得大多数员工各得所需,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明智的管理者也会慎重使用负强化激励手段,过于频繁的惩罚会导致员工对管理者及领导产生消极、躲避、不满、对立、抵触等情绪,会影响其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企业管理如此,教学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管理学生,我们也可以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教学中的正强化,就是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奖励。比如,在学习上,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齐且正确率高、考试成绩优秀;在生活中,关爱同学、帮助老师、尊敬师长、班级荣誉感强、拾金不昧、打扫卫生积极等。当同学出现诸如此类的行为时,教师及时发现并予以口头表扬、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状奖品等,就会使这些受到奖励
的同学产生幸福感和自豪感,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重复这类行为,甚至做得更好,以期再次得到奖励。同时,教师的鼓励也会让同学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教学中的负强化,就是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比如,在学习上,上课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做小动作、吃东西、不认真听讲、不回答问题,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乱七八糟、错了许多;在生活上,欺负弱小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违法。此类行为出现的时候,教师往往会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纠正,这就是负强化。同学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就会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以后不能这样做了。同时,批评教育会使同学产生不好的情绪,从而使同学自觉地不再重复此类行为。
可见,教学中的负强化和正强化对于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辨是非,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来说,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为什么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呢?这就与学生的心理有关。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兴奋、高兴、满足、自豪的正面情绪。当一个学生被老师口头表扬时,他就会产生自豪的、快乐的情绪。说不定他还会回家告诉家长:“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这样,他的家长也很有可能也表扬了他,这就更能激发起他自豪、快乐地情绪。当一个学生被授予荣誉称号了,获得了“学习标兵”、“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等奖励时,这种自豪、欢乐、甚至自信的情绪就会持续更长时间,因为他的行为获得了肯定,并且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超越了其他人,获取了学校和老师的肯定,得到了书面的证明。这种激励带来的情绪变化也就更大、影响更积极。而负强化会让学生产生害怕、恐惧、抗拒等的情绪。当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后,他就会产生难过、羞愧的负面情绪,回家以后生怕父母知道了这件事,还想瞒着父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学生产生了羞愧、没面子的情绪,在潜意识里,实际上是抗拒这种情绪的来源的。也就是说,他在抗拒着老师的批评,甚至会在心里责备老师为什么批评他。这种情绪显然是消极的。虽然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但是带着这种情绪,学生很难认识到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去做,而过多的批评只会让学生沉浸在羞愧、难过、抗拒的情绪里不可自拔,甚至会认为自己没救了,干脆任其发展了。
所以从情绪上来看,正强化的作用要优于负强化的作用。虽然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更愿意接受积极健康的情绪,比较抗拒消极的、恐惧的情绪,所以虽然他们在负强化出现之后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但在潜意识里是存在抗拒和抵触情绪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负强化只是暂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如果长期采取过度的负强化,那么必然会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抵触和厌恶的不良情绪。当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定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将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使用,积极采用正强化,慎重采用负强化,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和教育教学效果。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我对于管理班级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带班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缺失,在一开始时管理班级效果
并不好。
开始带班的时候,我以“严师出高徒”为信条,在班级管理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我总是看到同学们的不足,然后提出批评,令其纠正。这种管理模式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同学们的干劲渐渐消失,班级氛围不够活跃,同学学习的劲头也不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改变策略,该批评为表扬,在课堂上口头表扬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做题做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在作业中书面表扬和鼓励表现好的同学,并会给优秀的同学奖励一个“小红花”。采取这样的手段几天后,效果果然不错,受到表扬的同学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作业本发下去的时候,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看自己有没有小红花。同学们写作业的劲头足了,作业也写的认真整齐了,平时的表现也好了。
看到班上孩子们的笑脸,我很欣慰。反思之前的班级管理进程,我发现,表扬比批评来的有用,奖励比惩罚来的有用。我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孩子们是要引导的,而不是要压制的。课堂不是强行把同学们关在教室里灌输知识,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有趣起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让兴趣成为他们的老师,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开心快乐地学习。
看来,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角度,教育学生还是应该主要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并以负强化手段为辅助,多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大里说,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独立的性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表扬,多一点的肯定。教书育人是百年功业,我们的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名同学的一生,所以,给孩子们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以一个好的方式去教育、去引导,我们将会让孩子们的人生变得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