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的功能论文》,欢迎阅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阐述学前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学前教育 儿童
从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来看,强调学前教育的教育性质不能忽视其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性质。在追溯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时,解决父母工作的后顾之忧是其因素之一。
发展学前教育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早在我国的夏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幼儿的教育。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用我们国家的纲要来说,学前教育的功能是1.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3.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4.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5.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陶冶幼儿的情操,7.发展幼儿的美感。
对于现代越来越成熟的学前教育观念,都是随着时间慢慢发展而来的。 一、西方学前教育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认为幼儿需要被教育被塑造的。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这段时间属于学前教育的萌芽期,捷克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都在阐述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并且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学前教育的前身以教育塑造儿童为主,并没有重视幼儿的早期发展规律,只是看重了幼儿的教育问题。
从19世纪德国福禄贝尔创立了幼儿园这个教育机构并创立了一整套的幼儿教育理论,学前教育这个新名词登上了世界舞台。而游戏则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收获,这个时候幼儿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提出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感官教具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的教育内容丰富了很多,充分地尊重儿童自由、倡导游戏和感官训练、创制恩物和教具等对学前教育的完善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二、中国学前教育
早在中国公元前一百多万年的猿人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这段时期幼儿的教育方式是公育。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东汉,这个时候的教育就是爱护孩子,后期则将孩子集中起来进行教学经书,
只是为了教孩子读书,而且仅限于宫廷里面,后期也在社会上面办了慈幼机构。但在中国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传统的慈幼机构也在发生变化,开始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
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从胎儿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这也是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并在国内进行推广,为之后的学前教育的思想传播打下了思想基础,也让更多的幼儿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五四运动之后,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传入了中国,我国的学者都在这个思想基础上面开始了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陈鹤琴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使学前教育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课程建构上面更加严谨合理丰富,重视幼儿在生活日常上面的技能。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解放幼儿的想象力,解放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会说会做会思考会去接触大自然并探索真理,幼儿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而来,并在生活中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y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