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异同探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异同探析
作者:刘敏
来源:《商情》2015年第34期
【摘要】本研究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育人的作用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方面以及二者的区别上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二者的异同点,为进一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育人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有组织、有目的的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到社会中去实践的一种教育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的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能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在课余、寒暑假等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长,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愿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提供形式多样的无偿服务活动,而且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一般思想觉悟较高,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热心社会公益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了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文化特点,在具体的项目类型上包括了参与扶贫开发的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服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参加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加国际志愿服务等类型的服务。 (二)目的不同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如通过三下乡活动,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应到实际中,通过这个过程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而志愿服务是为他人提供免费的、无偿的服务,做公益活动如社区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他人。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联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活动主体相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二者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动力激励系统,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大学生实践服务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完成实践任务的目的。
(二)志愿服务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种途径。可以说,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同学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志愿服务中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三)育人功能相同
1.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够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作为社会一员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利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岗位和实践机会,促进了大学生树立多角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各行各业中较好地做到角色定位,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速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系统的培养和历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获得。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走出了课堂,进入了理论的运用和实践阶段,成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使学生锤炼了思想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既检验和锻炼自己的知识,又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还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得到升华。另外,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易于学生接受。
4.提高专业技能。有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检验和评估自己专业知识中的薄弱环节,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态度,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向社会、向他人学习借鉴的过程,二者会推动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掌握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沈蓓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思考——以美国学校服务学习为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
[2]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孙莹.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4]杨玉凤,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5]博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11,(6) 基金项目: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课题编号:JG13DB2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s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