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2022-08-18 21:50: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欢迎阅读!
语言学习,学前,解读,核心,儿童
解读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1)核心经验:它不是某个具体的知识,它是一个领域中跨越不同学习内容的公约数是某一领域活动共同指向关键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这些关键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某一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必须掌握大概念

2)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核心经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但是对幼儿来说它是隐性的,孩子不自知的,需要成人脑子里面要有概念的东西。 2.学前儿童如何学习语言

1)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由于孩子真的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

2)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学习语言。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当中学习的。良好的交往关系包括亲子互动、同伴交流等。

3)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语言。各种各样的游戏都有利于促进儿童游戏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陪同儿童一起游戏,这个过程中是有大量的学习语言的机会的。

4)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学习语言。有意义的阅读、为理解而阅读、从图像到文字的阅读,真的是可以帮助孩子很好地学习语言,获得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1.早期口头语言 如何组织谈话活动。

1)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

多途径丰富儿童的经验,让学前儿童有内容可以谈。 选择恰当的谈话主题,让学前儿童想谈。

营造一个安全、积极的谈话氛围,让学前儿童敢谈并有机会谈。

2)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学前儿童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一日生活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情景,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会对学前儿童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良好的一日生活让学前儿童有着充分的机会进行谈话,因此,教师要善于在一日生活中设置相关的谈话环节来聚焦学前儿童的谈话,让其得到发展。 3)善用提问激发和推进学前儿童的谈话。

封闭式问题——回忆性提问:时间(什么时候)、地点(哪里)、人物(谁)、结果(最后怎么样)。

开放式问题——聚合性提问:比较两种信息的异同或寻找之间的关系。

发散性提问:预测、推理的问题,如: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评价问题:儿童对谈话对象中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观察性问提:儿童观察和描述他自己的感受,如:你看到这个情景,你有怎么的感受?


解释性问题:儿童对自己的观点、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如: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4)聚焦学前儿童谈话核心经验提升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有意识倾听——理解性倾听——辨析式倾听。 谈话规则:教师示范、教师眼神和手势提醒、儿童练习。 谈话策略:引导儿童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辅助自己的言语表达。 2.早期文学语言

学前儿童文学形式:诗歌、故事、散文。 文学想象分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促进学前儿童文学想象核心经验形成的教学策略方法。

1)常用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类型,关注童话和故事多,应多关注儿歌,尤其是儿童诗和幼儿散文;内容方面,教师和父母更加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题材,应增加对顽皮的童真、自然的和谐等方面题材的关注。关注幼儿文学想象的过程。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关注的是儿童想象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时间思考,幼儿说:我听完后觉得很舒服追问是什么让你觉得很舒服?或者那句话让你觉得舒服?引发幼儿对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思考。根据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阶段进行引导。幼儿提供多种表达文学想象的机会。口头表达、游戏,一般性质的生活想象;绘画、戏剧,像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一样的水平。

2)特定策略——再造文学想象:丰富幼儿的听觉感受。教师的现场朗读,建议不必因为自己的朗读技巧而放弃了与孩子共同进入文学作品想象世界的机会。画面辅助幼儿想象。可以伴随听觉信息的逐步呈现,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师还可以边朗读文学作品,边手绘画面形象。通过动作体验作品中的想象。提供多种表现想象的机会。绘画、表演、谈话、辩论、游戏和区域活动。 3.早期书面语言

1)走进阅读。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建构和产生意义的过程。 2)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学策略。

理解图画书的三种语言文学语言、美术语言、教育语言。 分析图画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到阅读优先、欣赏优先和理解优先。

教师先行阅读,从教育者的角度深层次理解、准确把握图画书内容,才能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找准引领儿童阅读的切入点。 精准提问,积极互动。

在明确阅读内容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目标,在根据目标提出问题。

尽量不要一次性提出几个问题,如果教师提出了多个问题,幼儿一般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尽量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且注意所提的问题能够给与幼儿清晰的思路。 幼儿没有完全针对问题进行回答时,教师可以给与支持性的互动反馈。


巧选方式,阅读悦美。 参考文献

[1]张晖 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J].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2]冯晓霞 主编 幼儿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家雄 幼儿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周兢 主编 学期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