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简述,理论,有关,模式](/static/wddqxz/img/rand/big_87.jpg)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
与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杜威实用主义理论。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柯氏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q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