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三有趣有效英语课堂的探索》,欢迎阅读!
初三有趣有效英语课堂的探索
摘要 初三英语学科的教学面临着来自学校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的升学出口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如何平衡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不忽视学生作为个体在动机,情感方面的需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是一个笔者在连续的初三教学工作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三英语课堂 有效 有趣 正文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其他对目的语言的认知能力、言语技巧、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技巧都紧紧围绕在情感(affect)因素基础上发展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三的应试要求很浓烈的氛围中,情感教育是一个很薄弱甚至是一个被忽视了的环节。从学校的教育导向来说,比如教研组集体备课,重的是语言知识的要求,解题尤其是应试策略的训练和培养;再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以知识传授为主,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较少,致使课堂成了“战场”,备战中考,从考试要求的各个方面来武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作为“人”在动机,情感方面的需要。
其实语言知识的掌握过手与学生情感教育是不矛盾的,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如何做到课堂的有效和有趣相结合,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考出优异的成绩,又让他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降低忧虑情绪,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渗透。
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尤其是在阅读文章的选材上,非常切合学生年龄段的需求,如第一单元的如何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麻烦,第二单元中的问题学生的改变,以及第三单元的学生和老师对校服的不同看法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我是这样来进行情感渗透的: 先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体把握,以便教学时有的放矢,防止课堂“神吹”,跑题。在讲到如何应对我们生活中麻烦的策略之一:把问题当挑战时,在梳理完相应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全文的思想和观点有了全面的了解以后,我们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讨论: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很自然的运用到,regard the problems as challenges, face it,think it in a positive way等该节课重要的目标语言,这样他们就是在用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在用中学,为用而学,兴趣更浓。最后总结时我进行了培养自己积极乐观心态的情感渗透: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不可以选择,如果有另外的路可走,那麻烦自然就不存在了,当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就要勇敢的面对。如在校学习,有部分同学之所以表现的不够理想,全在于你的心态。
在学习第二单元问题学生的改变时,带着学生把漏空的句子还原到课本当中去时,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在逐句讲解时,始终贯穿母爱的艰难,含蓄和伟大,在讲到母亲为了能供养孩子读书,不得不长时间在外奔波劳累,而儿子却变本加厉的变坏,经常被警察传讯,最终母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送儿子上贵族寄宿制学校。我讲到此,留出一个讨论题: 为什么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母亲为何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并启发学生想想自己应该怎样来接受这份无私的爱。
将语言知识和学生的情感需求融会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知识讲解分层推进,激发求知欲,好奇心。
初三英语教学,教学任务繁重。按照大纲要求,很多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是分散推进的,由感知认识到理解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各个击破,系统认知,系统讲解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全面完整的把握这个知识体系。如初三被动语态的学习,在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就开始接触到这个语言知识,很多教师就在上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内容全部处理,如被动语态的结构,主动变被动的方法,以及被动语态与时态的结合等。这样讲解知识非常系统,但整节课都是语言知识的学习,难免枯燥,而且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更加重了他们学习焦虑的情绪,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提高,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1 / 2
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新课教学中我采用分散推进,各个击破的策略。如学习定语从句,我分散到连续四个课时的前10分钟进行,总共学习时间还是控制在40分钟,即一个课时的时间。第一节让学生理解概念,定语,定语从句,引导词,先行词;然后让学生理解引导词的作用,引导从句,和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相应的句子成分;前面两节都是对定语从句感性的认识。第三节时上课前,重点学习引导词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语时,从句谓语要和先行词保持一致,这需要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分析先行词在句中所作的成分,定语从句的主谓一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考点;第四节学习根据先行词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使用关系副词还是关系代词。
这种滚雪球式的不断重复增加,分散了重点,降低了难度,同时不断遗留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充满渴望,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到位,学习难度小了,学习信心大了,学习兴趣自然就高了! 关注学生情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趣有效课堂的保障,它是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即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趣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而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教师是关键,主导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是和谐,一般还是敌对。教师作用至关重要,那教师该从何着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笔者认为,关注学生情感是最基本的。
回顾这半年多的初三英语教学经历,深切感受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在营造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上的作用。
尽管开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从初三开始接班,如何引导学生顺利过渡,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我都做了很好的准备。如第一天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目的是尽快了解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阐述了我的教学要求和我们在这一年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开学的前几天比较平稳,但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一班的学生开始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学生喜欢和老师对嘴,感觉课堂气氛不和谐,学习氛围不对劲,师生间明显感觉到不协调,自己上课都感到特别的压抑。
持续了大概两个周,我也很郁闷,同时在寻找打破这种僵局的办法。我下来向学生了解情况,原因有二:学生认为任务重,比如每天都要记背当天所学过的内容,第二天要听写过关,这引起了学习相对懒散的同学的不满;第二个原因是我上课讲解的很多语言点,尤其是关系到词法、句法方面的内容,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了解到情况后,我首先进行换位思考,那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这样的想法,让他们连英语学习的基本的要求也不能达到。我想也许是初二的时候频繁更换老师,英语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很多知识点语言点他们掌握得都很零散;上学期学校实行小组探索学习,教师讲授的时间相对减少,课堂气氛活跃,自由,而这学期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转换适应还有一个过程,而且上期他们的英语老师和我在教学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我想我应该找机会和学生坦诚的交流。月考后的小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上课后我诚恳地叙述了这一个月的教与学存在哪些不太和谐的地方,然后询问他们,现在怎么办?如果继续下去,我们都将不愉快,肯定不愿意,那只有改变现状,有两个方面可作,改变老师,要老师照每个同学地要求去做,可不可能?不可能。那可以换老师,好像这也不可能,因为我们说啦都不算,要学校领导安排决定。那换不了老师,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心态,接纳老师,而不总是挑剔。其实我很理解你们,初二时频繁更换英语老师,很多知识的学习缺乏连续性,尤其是语法,而且上学期的课堂和这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会给你们的学习带来障碍。但如果不调整好自己,老在埋怨,最后吃亏,受损的是你们自己。其实你了解啦老师的教学要求,你会很轻松的。我第一天就讲啦,可能那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再强调一下。我的教学重在知识点的过关和学习策略的把握。分为三步:课前预习,主要是词汇,上标音,下标意;课堂认真听,记,动手,动口,动脑;课后复习,当天内容当天过关,记背当天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重点句,准备好第二天的听写,目的是让同学们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英语学习本身就是点滴积累的过程。
讲清了我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后,我发现同学们的脸色要好多啦。
我们的基本语言规则掌握的不好,其实很多时候感觉听课困难就是句法结构掌握得不好,为了帮助同学们以后的学习,那我们把五个基本句型系统的学习,这样以后讲复合句就要容易的多啦!
我专门挤了一节课的时间系统学习句法结构,并且放下心里的包袱,积极主动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发
现我们的关系密切啦,课堂氛围也好啦,大家心情都愉悦啦!当然课堂效率自然就不断地提高啦!
这一段经历让我不自觉地想到原先我们教研组一个老师的经历,中途接班,学生不适应,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开始抱怨,没有真正体会学生的情感,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结果课堂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结语
在紧张的初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兼顾和平衡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持续是并不矛盾的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出口压力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没有得到部分教师的足够重视,导致课堂氛围紧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活跃学生思维,进行情感渗透,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应付考试;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将繁多的知识化整为零,逐步推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主动走近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那初三的英语课堂教学必将有趣而高效!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