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总结》,欢迎阅读!
个人总结
罗奇芳
时光荏苒,光阴似流水,恍惚间我们的项目即将完成,心中的感触颇多,有
团队工作时的艰难磨合,有做项目时对于主题的感悟,还有完成合作后的欣喜……
首先,团队合作过程中的体会。这一点,我体会颇深。我们这个团队是由本班的五个人组成。因为项目的特殊性,我们五个人只是进行了一下大致的分工,但为了保持每个成员对项目的熟悉度,我们基本上是对项目全程跟踪。我基本上参与了全部的过程,从项目的定题,到实际的调查访问,再到最后论文成果的得出,我都有尽力参与。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和别人一起组队工作,其中的磨合也就多了许多。也因为这些切身体会,对团队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一、不要过分抱怨。抱怨是团队合作的一大忌,对于工作效率以及成员关系会有很不好的影响。我们五个人虽然是一个班,但之前的交流很少,对于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和方式很不了解,因而在一起做项目时,慢慢了解到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人往往只会看到被人的缺点,渐生微词、芥蒂,我们也不禁口吐抱怨之词:工作分配不均、某人不上心、做事不认真……总之,有一段时间我们团队关系很坏,意见很难统一,导致工作进度很慢。而后,我反思一下,才明白团队工作不比自己一人做事,需要有体谅,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他人。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提出,不要用情绪化的抱怨来表达,应当真诚地,从项目的指导方向来探讨,这样既不会影响成员关系,也会让项目一步步如期开展。当然,这种时候,团队里要有一个具有领导气质的人,那么磨合期会很快的结束,不至于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
第二、相互尊重,听取他人意见。团队合作最重要的是就是听取他人的意见,万不可一意孤行。团队做事不是各做各的,而是完成一件事,要想个人分工完成的部分可以完美契合,就必须相互间多多交流,尊重他人的想法,在必要的时候听取他人的意见,否则的话,即使个人部分做的再好,也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成品”。这个时候,急需要个人的心胸和气度,当然这两样品质不是每个人都有,但绝对可以在后天习得。多多有意识地暗示自己要听他人讲话,要给他人发言的
机会,慢慢的必然可以有大的胸襟,至少是可以听得进去他人的话了。
第三、制作好的工作进度表。团队合作不比个人做事,每个人的方法、方式都不一样,特别是时间安排很不一样,毕竟每个人都有项目以外的事情,这时工作进度表就很重要。不需要精准到每一天,但至少要做到让每个成员都知道在下个时间段里应当做些什么,也好让各人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分配,这样在需要通体合作时,就不会有时间上的冲突了。总而言之,工作进度表就是团队工作如期地,有计划地完成的保障,想要成员有好的表现,进度表绝对的必不可少。
第四、分工合理。分工问题经常是一个团队矛盾的根源,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队员的不出色,而是分工不均导致了总体成果的失败。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团队应该还是算做的比较好的,虽不完美,但至少是得当。
总之,经过一年的团队工作的磨练,我相信自己以后的工作表现一定会更好。 其次,对于课题上的收获颇多。在一年前,我们选择《法务实践常态化机制探究》时,还只是因为自己的一腔热情,对于法务实践常态化也只是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没有坚实基础的想法。做项目时,才知道所有的结论都是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要不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说服力。而要得到资料和数据,就必须自己亲自去调查,去咨询,这样才可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否则的话,数据和结论都是很值得怀疑的。
在我们做这个项目时,定了三个方向进行调查:学生、在校老师、公检法司。因为我们是学生,对于在校学生和老师还是比较好调查的,我们分别运用两种方式:问卷调查和采访访问的方式进行,也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我们的后来的结论定下了良好的基调。
但是,在公检法司的调查时,我们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学业比较繁重,找时间去采访公检法司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我们联系采访对象时也会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的帮助了。也是在这时,我才发现指导老师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于立项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我们项目进行过程中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这里我也必须承认自己之前的错误认识,对指导老师不够重视,好在我现在明白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在这一点会做的更好的。
总之,在做这个项目过程中,我了解到即使是人文学科的调查,也是需要成员们一起努力,亲力亲为地去实地调查,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辛苦,在指导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S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