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出党性教育特色 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欢迎阅读!
突出党性教育特色 创新党性教育方式
作者:贾迪
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9期
摘;要:党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今党性教育内容越来越广泛,要想培养更为优质的党员干部,必须创新其教育方式。本文简要分析新时期党性教育的主要特点,重点从多个方面讨论了新形势下创新党性教育方式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党性教育;特色;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校已经把加强党性教育视为最为主要的改革任务之一,聚焦于挖掘丰富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师资团队、拓展教育内容,同时持续探索并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力争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现如今,如何将党性教育的特色突出,并以新的方式打造党性教育新格局受到了重点关注。 一、新时期党性教育的主要特点
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党校教育改革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目前,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变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党校教育领域的地位也更加突出。党性,可以说是立德、立业的主要基石,无论工作内容、职务岗位怎样变化,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端正思想,抓住核心要点,做出正确行为,真正地为人民服务。新时代背景下,党性教育更为重视针对性与现实性,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必须将理性信念、价值观念重点突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逐渐构建成党性教育大培训格局。同时,党性教育也将党规党纪凸显出来,作为衡量党员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尺之一,注重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适当增加针对性地培训内容,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除此以外,党性教育将实践性、应用性视为核心要点,强调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共同平台,优化教育培训手段,从根本上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 二、新形势下创新党性教育的有效措施 1.明确培训主体,创新教育形式
党性教育的培训主体为党员干部,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准确界定培训主体,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创新形式。作为新时期党校,首先应立
足于实际,建立更具层次性的党性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党员干部的工作性质进行细致划分,设置不同的培训目标与具体要求。例如,针对一般党员干部,侧重于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态度,加强党性锻炼,使他们可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针对高级党员干部,规划研究性更强的学习任务,同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实践应用能力,并注重拓展创新思维。在整个党性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对象的党性教育培训内容也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除此以外,应当考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导向确定教育培训方向,注重互动式、探究式学习,准确把握各个学习环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与应用性。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培训形式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今天,大量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新形势下,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党性教育培训形式,将更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落实到党性教育全过程。例如,以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为主,合理变换课堂互动形式,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依托辅助教学设备,为党员干部带来更为直观的体验,产生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为党员干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习课堂,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党性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共享平台,将大量党性教育培训相关内容上传至这一平台,使党员干部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与思考。除此以外,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将一些备受他们认可与欢迎的党性教育内容加入线上培训系统当中,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养、陶冶党员干部的文化情操。 3.加强党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
新时代背景下,党性教育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涉及责任、道德等多个方面,要想全面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则应加强党风建设,营造更为适宜的氛围,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实现学以致用。首先,结合新时期市场动向,及时更新理念,融入一些新颖的元素,优化整个内部环境,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换,针对性地组织党性活动,督促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加深个人理解,端正思想,达到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目的。其次,加强重视党员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增设适宜的考核机制,包括理论成绩、实践、组织、思想等等,健全评价体系,使党员干部可主动学习、提升自我。除此以外,还应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高质量的党性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4.完善培训内容,培养综合素质
与一般的教育教学相比,党性教育培训具有综合性、多元性的特点。若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仅仅以理论性的文本为主,必然不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也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现如今,党校应立足于党性教育的特色,从多个角度出发完善教育培训内容,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适当地调整培训课程,基于此有效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可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要求党员干部展开
探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发表个人观点,充分挖掘这些热点当中蕴含的深层次问题,形成理性认知,端正思想态度。第二,可将地方特色、红色精神资源等贯彻落实到党性教育课堂,适当融入地方科研成果,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增强党员干部的个人情感,使他们可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展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分析。第三,新时期党项必须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有所了解,根据这些需求科学划分教育培训内容,实现针对性的党性教育培训,并及时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党性修养等等展开综合评价,促使他们可积极参与教育培训,掌握更多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已然成为新时期党校最为主要的一项任务,对培养优质党员干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现阶段党校应当充分把握党性教育的主要特点,并从多个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展开更具特点、更具针对性的党性教育,从而进一步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段艳春.优化现场教学模式创新党性教育方式——以大理州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3):18-19.
[2]罗毛雨.突出党性教育核心地位,大力彰显党校特色优势——新形势下基层党校党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6(32):72-7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