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通过图画书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欢迎阅读!

如何通过图画书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学前阶段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儿童口头语言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建立语言的信号系统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口语发展水平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需要在帮助幼儿获得高质量的口语词汇、口语表达和倾听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机会让幼儿获得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经验,从而为进入小学之后的正式读写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3-6岁的小朋友阅读绘本时,总是会先注图画中主角,然后才会注视图画的背景。他们对书中大面积图像的注视较早,而对小面积图像的注视较晚。2-3岁的幼儿就能够有意识地关注图画故事中的主角,他们对图画书中只占1%面积的故事主角的注视时间比例大于10%。这说明幼儿在很早就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读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主角的注视时间比例也在增长,而且,他们对主角的回视次数也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多。这些重要的发现说明,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取书中重要的图画信息,并尝试达成理解。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一致表明,图画书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价值。图画书阅读与幼儿的语言发展、文字概念和阅读行为紧密相关。图画书阅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与读写萌发技能。此外,图画书阅读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和性格养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幼儿图画书(特别是无字图画书)的阅读研究中,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图画的心理过程的研究还不多。图画书中包含着丰富的图画信息。除了画面形象之外,色彩、构图、比例及视角等等都传递着信息和意义。幼儿作为图画书的阅读主体,如何通过图画书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通过细致观察逐渐读懂图画书的内容
在阅读中儿童需要学习的阅读观察经验主要有三点,即学习观察图画书的关键画面形象,能够从中发现人物、动作、背景;学习观察图画书关键情景变化,
将之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学习观察关键细节表情,能敏锐地观察图画中的细节。
二、在观察图画书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图画书内容
幼儿从理解不同图画之间的关系直接表现的事件开始,能够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或重点内容:他们会逐渐理解需要联系前后页图画信息进行理解的事件,并能用口语讲出加入自己想象理解的阅读内容;之后他们将进一步达到通过观察图画细节,初步理解图画书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对图画书所蕴含的某个深层次概念能够获得初步认知,他们也将使用口语或者其他方式流畅地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三、正确引导幼儿学会读懂图片
喜欢读图的幼儿,他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反而更容易被养成。在我们的认知里,很多时候阅读即读字。但对幼儿来说,光读字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丰富多彩的图画,来帮助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增加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比方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没有看明白的?你又从什么地方能够看明白?这样的问题,或者你还记得前面讲什么吗?你可以先看看后面,然后你再看看前面,那你猜一猜中间讲的是什么?当面对个别幼儿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发挥空间就很大了,但核心就在于要有一个支架的作用,要帮助幼儿找到这种从前后关系来发现画面内容的能力,其实这就是儿童阅读能力的一种提高。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细节,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读图能力。在和幼儿共读的过程中,你完全可以拿着绘本里面的图片,跟幼儿开始这样的游戏:你们俩轮流说出图上的细节,你说一个,幼儿说一个,不要重复说。直到你们再也说不出新的细节,这张图就被你们完全看“懂”了。这样不是直接锻炼你和幼儿讲故事的能力,但如果能发现更多信息,讲故事的能力也一定不会差。上小学后的看图说话能力肯定不会差,而且幼儿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细节和细节之间的练习,锻炼出幼儿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绘本的重点不是图,而是“图×字”
绘本不只是“文图”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图×字”的完美协奏,表达出仅有文字或画面都难以表达的丰富内涵。不仅仅是学会读图,而是怎样把图和文结合起来讲给幼儿听,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观察、推理、理解和讨论才是关键!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儿童本位阅读,因此我们要遵循幼儿内心的想法,去帮助她,去引导她,提供适合她这个年龄段适合阅读的书籍,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