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2023-03-26 23:4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盘古开天地,反思,教学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神奇故事。课文通过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体现了巨人盘古的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课文处处充满神秘的味道、神奇的想象,让学生感受着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1.教学效果(思效)。

教学中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朗读中抓“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边读书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得巧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 “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妙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以品味,同时对描写的情境有了形象的认知。

2.教学收获(思得)。

1)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遵循主线展开教学。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针对课题质疑,在引读、想象、体验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尤其是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以及盘古身体发生变化这两部分,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谈出自己的体会。

3)感受神奇之处。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自然界的某一种东西,盘古身体的这一部分和它所变成的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声音变成雷声,眼睛变成太阳月亮……从而让学生体会,想象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这时候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想象一下盘古的其他部分会变成什么?学生就有了想象的思路。


3.不足之处(思失)。

1 在朗读描写天地变化时 “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段,除了加强学生的朗读感悟情景,还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来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让学生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朗读。

2 针对四年级的年龄特点,对于这一篇课文还是应该有一个掌握生字词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夯实基础,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忽视了这个环节,只是简单的勾画了词语,这是没有做好的地方。

3 本来预设了对于盘古整体人物形象的感知,并把此环节放在学生掌握完整体内容之后,然而在教学中把这个环节漏掉了,实在是一大败笔。 4.

改进措施(思改)。

1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合理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不管何种类型的课文,老师都应该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无论是对何种形式,何种类型的课文,都不应忽视基础的字词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关注此点。

3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进行朗读,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和阅读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