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汉字变成画

2023-03-17 07:0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汉字变成画》,欢迎阅读!
汉字,变成
6.汉字变成画

教材: 上教版 课时: 1课时 类型:绘画 学校: 石化一小 班级: 年级 执教:顾逸枫

教材分析:本课为四年级第一学期“有韵味的水墨画”单元中的一课,本课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发现汉字的特殊性,趣味性。学会从另一种角度了解汉字的魅力。《汉字变成画》一课作为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是在三年级国画启蒙教学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入。内容是在了解甲骨文秋的基础上,适当的对秋进行变形,并尝试运用浓淡彩墨装饰汉字。本课是以书法为主体的拓展想象画,赋予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创意的空间,在字画结合中体现墨色的浓淡,色彩的变化搭配,并讲求布局。 学情分析: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中国画的笔墨变化已有一定的认识,本课要求学生对墨色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对甲骨文会很感兴趣,但对于汉字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却知之甚少,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古老的汉字。通过文字激发创意联想变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本课通过运用浓淡彩墨装饰汉字,达到书画结合的效果。在色彩上学生缺乏指导,往往凭感觉去表现,缺少国画基本的构图和色彩知识。因此,有必要学习了解和创意书写变化。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了解甲骨文“秋”基础上,适当的对秋进行变形,并尝试运用浓淡彩墨装饰汉字。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优秀作品与交流尝试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浓淡彩墨装饰文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甲骨文“秋”的造型美,体验字画结合的乐趣,增强大胆作画和创新能力。

二、 教学重点

运用浓淡彩墨装饰汉字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文字创意变形

四、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以甲骨文“秋”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变形,用“秋天的颜色”进行彩墨渲染。 作业要求:①造型有趣,构图饱满②浓淡墨色有变化③颜色巧搭配

五、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作、学生优秀作品、国画材料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抹布、报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欣赏理解

教师活动

1. 出示甲骨文,请学生猜一猜 2. 说文解字“秋”(天气转凉后,喜欢藏身于散发热气的灶台的蟋蟀)

学生活动

1. 学生猜一猜,认一认 2. 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秋”

3. 学生知道汉字的历史源远流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甲骨


3. 展示一幅汉字变成画的作品,请学生说说它与一般绘画的区别。(字画结合) 4. 揭示课题

观察讨论

1. 再次出示汉字成画的作品 2. 请学生回顾已学的水墨知识,思考这幅作品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及构图特色。 3. 回顾秋的甲骨文(藏在灶台上的蟋蟀)

4. 教师示范书写甲骨文“秋” 5. 请学生思考:怎么样将甲骨文变得更有趣?(适当的变形)

6. 展示三幅有趣的“秋”

实践创作

1. 任务一:请学生尝试用浓墨创意表现甲骨文“秋” 2. 出示三组图片,分享三个小秘籍(字画巧结合、墨色有变化、背景来装饰) 3. 教师示范:浓墨装饰汉字 4. 请学生上台尝试淡墨装饰。 5. 欣赏其他学生优秀作品 6. 提出作业内容及要求:用“秋天的颜色”进行彩墨渲染,装饰甲骨文“秋” 1) 造型有趣,构图饱满 2) 浓淡墨色有变化 3) 颜色巧搭配

7.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评价

1. 甲骨文创意展(按学号展示黑板)

2. 出示评价要求: 1) 颜色是否巧搭配 2) 墨色浓淡是否有变化 3) 画面是否有创意

长。

4. 学会欣赏,观察汉字变成画的作品与一般绘画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5. 齐读课题 1. 学生欣赏

2. 学生回顾并观察思考作品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及构图特色。 3. 学生回想 4. 观看教师示范 5. 学生思考 6. 学生欣赏

文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成画的奥秘。

在复习与观察中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及构图。学会思考、交流,展现自己的想法。

1. 学生尝试创意表现 2. 欣赏三组图片,归纳特点 3. 观看教师和学生示范 4. 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 5. 知道作业内容及要求 6. 学生创作

师生互动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学会观察,仔细聆听,了解绘画步骤。 学会欣赏,发现他人优秀的地方。

明确作业内容,大胆进行创作,感受汉字成画的乐趣。

1. 学生展示作品

2. 学生欣赏他人作品,按评价要求进行自评、互评

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肯定的同时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I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