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的运动(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地球,运动](/static/wddqxz/img/rand/big_17.jpg)
地球的运动(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太阳系的构成及地球的运动。
2. 了解地球黑夜白昼的原因,理解为什么地球有一天一夜的概念。 3. 了解地球会在每年变化,理解地球绕太阳自转及公转。 二、能力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自然知识的爱心; 2.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积极、究竟、创新思想; 3.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比较做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拟准备的教学课件:课件共分三部分,包括地球的构成,太阳系的运行,以及地球黑夜白昼的原因。每部分分别由图片、图表等讲解,让学生了解、理解地球的运动。 2. 准备实物:准备一个具有太阳系外型的实物,引发学生关注; 3. 准备投影仪:为了更好的简洁讲授;
4. 准备文具:纸、笔、调查问卷等,让学生有参与的自主活动机会;
5. 准备太阳系图案的绘制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实践绘制,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教学内容 一、地球的构成
1. 启发:就每天点灯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联想就有夜晚,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太阳系。
2. 教师介绍太阳系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带入地球的构成介绍:介绍地球由地球皮质、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外有宇宙空间;
3. 学生通过实物模型观察,结合老师讲解,理解地球的构成;
4. 学生分组讨论,表达地球的构成,教师可以收集作为记录;
5. 小结:联想构成物质的分子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 二、太阳系的运行
1. 引出:通过图片介绍星球的种类,关注学生理解太阳系的概念,以及生活中遭受的太阳系系内其他物体的影响;
2. 结合图片和教师讲解,介绍太阳系内各个星球的距离和关系; 3. 布置学生用绘制太阳系图案的任务,检查学生理解情况; 4. 通过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系的运行情况及其相应的影响;
5. 布置学生用纸、笔、文档完成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太阳系及地球的; 6. 小结:跟学生进行一次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系的运行,文明社会共存互惠的概念。
三、地球黑夜白昼的原因
1. 导入:以地球上存在白昼与黑夜两种不同时刻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用图表和讲解,带领学生了解地球绕太阳自转及公转;
3. 布置学生同桌交流,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行动,解释为什么会有黑夜白昼的现象; 4.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每年都在变化,季节交替,教会学生生活中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礼物;
5. 小结:总结及复习,学会用数学考量地球的运行及其经历的季节,以及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结束
1. 呈现学习成果:展示学生的参与调查的结果,共同学习学生自己的特点; 2. 引发反思:让学生反思学习的值得,转化反思为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3. 学生课堂回顾:反思学习的成就,可以回顾学习的内容,表达学习的效果; 4. 教师总结: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展示本节课进行得如何,及今后教学线索; 5. 重申安全注意事项:有助于保护学生安全,及营造秩序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G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