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学科德育的内涵与功能》,欢迎阅读!
![德育,学科,内涵,功能](/static/wddqxz/img/rand/big_51.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学科德育的内涵与功能
作者:林希佳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9期
摘 要: 德育本质的研讨一直是中外德育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在此我认为德育可以较为浅显的概括为一种实质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而德育活动则是这种实质理性特征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学科德育的载体之一,教书和育人是学校教育活动之根本,德育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类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有利于帮助学校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德育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主体重要作用,促进学校德育方向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 德育本质;学科德育;德育活动;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62-01 一、德育的内涵
何为德育?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角度来讨论,首先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道德是能够维持这种社会性存在的必要基石,因此道德教育的本质自然联系到使每个社会个体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康德也曾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文化学派表明教育就是社会客观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相互互动,因此道德教育就是社会普遍伦理与个体精神的相互影响,从这一角度认识有利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德育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而衍生了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德育部分就是学科德育教育。 二、学科德育的内涵
那么又何为学科德育呢?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必须全身心的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去,而纠正广大教师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或者德育老师的专属工作任务这一错误观念,在自己所教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将德育工作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这不仅是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需要这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和两纲教育的推进,学科德育正逐渐打破德育课程的局限性与专门性,成功渗透到每一个具体学科中并且融合与应用在教学中,使各科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并将自己的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完美融合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达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真正使命,切实提高学生学校的德育实效。 三、德育在学科内容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大多与学科内容相关,这二者的关系首先是既有隐性联系又有显性联系,显性的关系较为简单的体现在学校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中,这些科目的本质内容设置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石与重要基础,它本身就是德育学科,至于其他与德育内容联系没有那么直接的课程比如历史课中战争中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体育课中运动家的持之以恒的运动精神,更为隐性的课程对老师挖掘联系教材的能力要求很高,比如语文课程中识字与写字素质,阅读与写作素质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内容,“字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写,习作要仔仔细细的独立完成,这与我们做人一样踏踏实实的诚实守信的一步一步做好一个大写的人”。在这些学科内容中包含习惯这一重要德育内容,小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并且意志力不坚定,良好的习惯养成就要从学科知识学习部分着重培养,这些能否传授给学生在于学科教师如何认知与联系,而学科知识也将作为一种载体在学生学习的同时产生德育影响,就此,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1]没有目的的手段会就削弱教育影响,在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更多的是教育的综合影响以及学生走出校门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其次者这二者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学校中学科德育内容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科知识的限制,德育内容复杂而繁多,分散且无序,它本身的知识特点不像学科知识一般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框架,因此这方面限制了各科教师利用本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融会贯通在一起,它需要教师充分自觉的挖掘德育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去灌输和强化,将教育各个因素的知识内容有机的结合,使他们互相产生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对新时代教师的教学原则又有较高的要求,学科本身内容对学科德育的的限制需要教师去打破,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需要教师去因势利导,发挥作用,所以对于学生学科德育教育这部分工作,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主力责任。 四、学科德育的功能
一个学校对于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学校整体德育教育水平如何,在学科德育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繁多其中包括,第一避免学科德育教育变成教师完成任务的单纯目的,一定要将德育因素灌输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第二避免学科德育变得形式化和表面化,导致德育低效,遇到难题要及时解决。第三不可违背学科德育的本身规律这包括(它是一种间接式的隐性教育,教师在充分挖掘的前提下配合辅助学科内容进行灌输和渗透)要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学科本体知识弱化或者操之过急学生一时难以领悟。第四学校将德育内容应科学划分,与综合实践相联系,德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德育成为教育板块内容中的一座“孤岛”。第五扩大德育因素涉及范围,注重其开放性避免细化的条框束缚老师的发挥,总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五、学校对学科德育的重视
学校应切实注重解决以上问题,才能落实学科德育的发展以及发挥其巨大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多种多样,主要有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这主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三大功能层层递进的影响着我国整体的德育素质,其中教育性功能发展主要依赖学校及教育机构对于学科德育的是实施和贯彻,如何有效的发挥学科德育的功能成为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这包括首先转变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者的思想,使其自觉成为学生德育的影响者和教育者,其次需要教师认识到并处理好德育和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再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有接受德育的意识,最后将德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更要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如何选择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合和渗透最为关键。 六、结 语
学科德育是德育活动的最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在这一领域中还有其漫长的发展过程甚至需要一个人终身去学习和进化,因此需要学校实施高效的德育策略,教师遵守正确的德育规律,甚至多方面的配合辅助,最大程度的共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提高我国整体德育素质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大川;谈体育教学在性格培养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A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