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孩子素质
中江县万福镇小学校 喻俊杰 电话:13981059635 一个有造诣、有成就的人,总少不了博览群书。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家长和部分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总觉得孩子看课外书是看闲书,荒废学业,有害无益。其实,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知识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壁,把孩子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
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就会终生受益。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既然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农村小学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学生才能主动阅读,自主探究,开启心智,从而产生阅读的愉悦感、成就
感。老师应当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多看书,多研究,把适合学生的故事、笑话、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介绍给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有趣、惊险、令人感动的世界里。教师还可以时常给学生讲诉自己的阅读经历、收获和体会,以此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如果教师能与学生一起看书,而且看同一本书,并能和学生一起讨论故事情节,评论书中人物,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促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诸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设计一些阅读训练。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思维发展的程度不同,推荐阅读书目,指导他们政务额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读有益的书。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就是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因此向学生提供恰当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选哪些书推荐给学生呢?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2、中外名著、科普读物;3、历史故事、地理民风、民俗民情类读物;4、百科知识、学生优秀作文......等
等。
三、鼓励督促,长期坚持。
教师要定期不定期的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举行各种形式的阅读交流会,教材学生的读书笔记,及时发现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时间、有希望、有成就,并使学生学会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学生课外阅读,缺少的是书,特别是农村学校。如何让学生有书读、读好书,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尽量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
1、利用好学校有限的图书资源,让学生按时借阅,及时归还,做好阅读登记管理。
2、鼓励学生少吃零食多买课外书籍。
3、做好旧书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学生、老师把看了的书整理归类回收,作为班级、学校的资源,让旧书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带领学生不断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孩子在课外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0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