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好古诗词,弘扬中华文化》,欢迎阅读!

学好古诗词,弘扬中华文化
在初中教学中,古诗词赏析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现在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课堂沉闷,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百无聊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初中是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我认为初中古诗词教学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诗
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淮》。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改进方法,激发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教法陈旧、落后,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常走“作者介绍——齐读两遍——解释一遍——齐读结束——要求背诵”的路子,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形式单调,使得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这样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导致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敬而远之。因而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采用灵活、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指导朗读,引发共鸣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