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以教育APP为例对移动学习的研究

2022-10-08 12: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范文 以教育APP为例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欢迎阅读!
以教育,范文,移动,研究,学习
论文范文 教育APP为例对移动学习研究





摘要: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颠覆性的影响,移动支付,移动阅读,移动教学也都成了生活中的热词。教育领域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移动设备有PC平台不具有的优势,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满足了人们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弹性学习的需求。由此在总结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以目前作为移动学习重要的学习资源--移动教育APP为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学习 问题 措施

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高度普及和wifi信号的覆盖,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对移动学习的关注和研究也在经历了初期探索阶段、反思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都呈现多样化,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

一、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研究相对较晚,2000年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的报告会上,尔兰国际远程教育专家Desmond Keegan一篇题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的学报告由学者丁兴富全文翻译,作为我国研究移动学习的首篇文献,开始引起国内学者对移动学习的关注。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对移动学习最初的研究多为理论方面的研究,处于思辨阶段,2002年开始从技术的层面来研究移动学习2003年之后逐渐有了对系统终端软件的研发研究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移动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研究逐步深入。

二、相关概念概述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借助先进的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实现,所以具有其它学习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例如便捷灵活性,智能高效,微型化、参与互动性,情境性等。

1.便捷灵活: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甚至学习内容,学

习方法也是自由选择,灵活度高,选择自由度大。

2.智能:目前的移动学习设备以智能手机和ipad等平板电脑为主,学习平台都设计


推送和互动功能,使得学习者更加可以随时接受到信息,更加体现人性化和智能化。

3.高效: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的时间快速学习想要掌握的知识,主动性较强,学习效率较高。所谓碎片化主要指学习者的时间和精力碎片化,并非所学知识不系统。主要基于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建构在其完整的知识体系中。

4.微型化:从学习设备看,主要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方便携带。从学习内容的角度看,移动学习中很多教学内容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出现,符合人们的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以微课程,微视频为例,其多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内容以及不到10分钟的视频为主。(代写代发教育医学等各学科论文。qq1324725251,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不满意即退款!)

5交互性:移动学习平台大都具有一般社交软件所用有的部分社交功能,例如评论互动,讨论区,答疑区,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人机交互

(二)教育APP

移动软件应用程序即Application简称为APP主要指在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ipad)上运行的第三方移动应用程序。目前移动应用程序是移动领域增长最快的方面之一,发展速度快、范围广。

三、以教育APP为例谈移动学习

(一)提出问题

20151月下旬,国内最大的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综合数据服务的公司Talking Data布《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较2013增长231.7%,全国平均每部移动设备上安装34应用,平均每台设备每天打开应用20款。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不断涌现。报告显示,2014年,移教育用户数持续上涨,粗略估计涨达1.72亿,较年初增长了299%,超级课程表、作业帮、猿题库、学习宝、学霸君等应用的用户量迅速增长。

笔者在分析文献以及亲自经历移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总结 (二)措施和建议

1学习分析方面:移动学习平台对学习行为进行跟踪并形成大数据,及时分析从数据中找问题积累经验科学分析其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模式和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也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2.在内容方面,要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平台设计开发者要与特定教育领域专家合作,将平台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对学习内容的断章取义和简单移植,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3.教学设计方面,由于移动学习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应从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来分析学习者,把握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教育理学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教学要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与传授效果为导向来进行设计

4.在社交互动方面,移动学习平台应开发线上使用场景,创造交互空间,学习英语应用“扇贝单词”为例,其可以为学习者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设计了打卡功能,强化学习者的日活量,应用增加了论坛小组,学习者之间产生更强烈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分享知识,互相学习

5.评价反馈方面,在进行学习之前,可以评估每个学习学习程度,根据评估推荐相应的个性化的课程,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果。

6.在技术方面,为了促进学习过程中的人机交互可以增加一些手写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等,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移动学习满足了当今人们更加丰富、多样化和弹性学习的需求。它能够在碎片化学习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必将是未来重要的学习形式,也能够促进人的终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多依据,更加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些都意味着移动学习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作为新生事物其也会存在多方面的发展难题,需要加强多领域合作、形成具有多学科背景研究团队进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佑镁,王娟,杨晓兰,伍海燕.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中西

方对比的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9-54.

[2][4]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3]Adobe调研:亚太教育工作者支持采用移动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q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