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亲子教育:反思角不是惩罚孩子的方式

2022-08-26 17:54: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亲子教育:反思角不是惩罚孩子的方式》,欢迎阅读!
亲子教育,反思,惩罚,方式,孩子
最新亲子教育反思角不是惩罚孩子的方式

以下是笔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少儿教育的文章,供大 学习

参考!

帮助孩子建构规则意识必须要通过一些方式才能够 实现,反

思角是其中一种方式。反思角是阻断孩子当下不当 行为的一种方式,不是

惩罚孩子的方式,与将孩子关进黑屋子或进行体罚有 着本质

的不同,

这样的方式对锡坤是没有伤害的。

当锡坤所在的班级工作结束后,孩子们都在进行工作 材料的

归位,此时,锡坤发现将工作材料抛撒在地上发出的 声响是那么有趣,于是,他把同学们已经归位到架子上的工 作材料掀翻,让工作材料从架子上掉到地上。虽然老师知道 这是锡坤的探索,如果不及时制止,其他小朋友就会认为这 是被老师允许的行为,导致小朋友们都参与到这个行为中。 于是,大李老师在反复用语言告诉锡坤“不可以这样做” 锡坤仍然没有停止的情况下,将锡坤抱到了一个角落坐下, 并告诉锡坤他需要在这个“反思角”安静一分钟,阻断了锡 坤“破坏”归位的行为。

两岁的锡坤此时只会顾及自己内在发展的需求,他还 不能够


将自己的需要与环境和集体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来控 制自己的行为,当锡坤并不理会大李的语言告诫时,大李老 师通过让锡坤坐反思角这个行为,阻断了锡坤当下的活动, 让锡坤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对于 6 岁前的孩子来说,在建构原则的过程中,行动比讲道理更容 易让儿童理解。

反思角的应用要慎之又慎,不可以轻率使用,以下为 使用反

思角的基本原则。

•父母要准确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需要被阻断

这需要父母的育儿智慧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准确判断, 如果父

母判断失误,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发展与建构。比 如,孩子在空间概念建构阶段,喜欢像锡坤一样把鞋子扔进 家里的垃圾桶、翻抽屉、翻衣柜等,如果这样的探索行为被 父母判断为孩子的错误,而让孩子反思角,这就破坏了孩 子的内在发展。

•待在反思角的时间不可以太长

不可以让孩子在反思角坐上 5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 太长的

时间让孩子感觉无聊,于是在反思角找乐子:唱歌、 做鬼脸、找本书看等。一般来说半分钟至

•态度温和而坚定

面对锡坤的行为,大李反复告诉他“你不可以把珠子 抛撒在地上,大家者E在进行归位”,但锡坤并不理解这句话 的含义,此时,大李将锡坤带到反思角:“现在你可以在这 里冷静一分钟,时间到了我会过来叫你。”然后坚定地离开 了,

1分钟就可以。


锡坤试图离开反思角, 大李老师坚定地让锡坤呆在原地 •为建构规则应用反思

老师让锡坤明白坐反思角的原因,她告诉了锡坤:

“在同学们归位的时候,不可以把已经归位的工作材料抛撒 在地上。老师帮助锡坤建构起规则的意识——违反规则会 承担行为的后果。这种对孩子有

建构作用的反思角使用方法才是我们提倡的。

一位母亲告诉我:“我儿子在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 我会请

他到反思角,我跟他一起坐反思角,因为我说他的错 其实就是我的错,我们一起反思。”还有一些父母在孩子犯 错误后,他们不是让孩子坐反思角,而是自己去坐反思角, 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寻求孩子的认错。这些错误使用反思 的方法应该纠正,父母需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是引领孩子成 长,而不是孩子的“同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m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