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创新研究

2023-02-27 22: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创新研究》,欢迎阅读!
思政,教学活动,载体,高校,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创新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运行的机理,指出其推动思政教学形式创新的表现,探索借助活动载体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活动载体;创新;路径 一、借助活动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理论依据

高校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是特殊的、高级的、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活动载体,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有意识开展的蕴含特定内容、能使教育对象受到教育、提高素质的活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属于载体论范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特殊的、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教学活动载体在载体论上存在坚实的理论支撑,理应与规范严格的理论灌输位列同等重要位置。

教育20184月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因此,将活动载体“嫁接”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模式,达到教学预期,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借助活动载体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活动载体形式的突破

围绕“为谁培养人”命题,高校思政课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时政活动载体开展基础理论“三进”教学,紧扣课程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分组对谈活动掌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创新,强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的问题导向。 围绕“培养什么人”命题,高校思政课注重担当新教材新使命,依靠经典活动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组织观影《厉害了我的国》活动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组织校内拒绝“葛优躺”“懒猫瘫”“佛系”等签名活动,践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第一教育”,强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的目的导向。

围绕“如何培养人”命题,高校思政课重视营造教学新气象,借助灵活多变活动载体组织成长成才教学,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多主体交互式、微公益载体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身体力行黨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重要论述,强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的方法导向。

(二)活动载体效果的变化


更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认知,学生心甘情愿认同。有别于中学阶段教材“理论灌输”、口头“说服教育”等模式,形式多样、主题多变的活动载体被适时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环节,激发了教师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引领教学的针对性,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体验教学、认同教学的实效性,使其乐于改变中学阶段无奈的“要我学”为大学时期自觉的“我要学”,思政课从“点名课”变成“网红课”。

活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在新媒体课件、社会实践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引入课堂翻转、学生登台、小组分工、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活动载体开展教学,不求面面俱到,但有针对性地讲清楚若干重要、重大、重点、难点理论知识点及其关系;开启“教师讲、学生答、专家说、现场教、课后读、网上议”模式,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爱听、真信”的转变,思政课学习有“收获感”。

突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学生知行合一成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政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固然需要灌输政治理论但更需要借助活动载体完成与灌输同步的理论认同和践行。学生可从思政课教学中学会理论知识,也可学会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更能实现知识积累、三观养成和能力发展有机统一,以此增强学生课堂与课外协同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发挥学生认识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主观能动性。 三、借助活动载体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探索展望 (一)重视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理论研究

一要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运行规律的研究,要结合实际界定高校、教师、学生教学活动载体运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支点,形成合力,努力增强教学活动载体的针对性。二要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与其他教学模式关系的研究,认识活动载体的特殊地位,处理好各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影响因素的协同配合效果,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坐得住、听得进、用得上”的重要理论课。 (二)加大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运用指导

一是强化活动载体运用的目的性。只有目的明确且科学,思政课教学活动所承载的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统一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加强对活动载体的综合运用。“教无定法”旨在强调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灵活组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可借助组织军训、讲座、报告、新老学生交流等活动载体完成教学。再如,聆听革命军人作报告参观红色纪念场馆、考察重大工程项目等活动载体有助于组织爱国主义专题教学 (三)增强思政课教学活动载体组织监管

一是学校层面要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规范和方案,加大投入和监管;学校党团社团等部处要明确职责,主动作为,为活动载体的运用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从经费、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j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