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2022-12-25 15:1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欢迎阅读!
教育评价,幼儿园,类型
第四节 幼儿教育评价的类型

一、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微观评价 (一)宏观评价 (二)中观评价 (三)微观评价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自身差异评价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四、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一)按评价的范围划分

1、宏观评价:主要指以学前教育的全部问题或涉及宏观决策方面的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进行评价。如对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评价。 2、中观评价:主要指以幼儿园内部工作为对象进行的评价。

3、微观评价:主要指以幼儿发展的某个方面或侧面为对象进行的评价。 (二)按评价的基准划分

1、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幼儿园组织教育活动观摩时就常采用这种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即客观标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

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某一个对象的各个侧面相比较的评价方法。例如:一个幼儿园原来的硬件设施条件很差,现在,硬件设施条件提高了,有电脑等设施了,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幼儿园是进步了,这个对幼儿园进步了的评价实际上就是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做出的。 (三)按评价的功能划分

1、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学前教育中的诊断性评价就类似于医生给病人诊病,诊断性评价这一概念也是由此而来。诊断性评价是选择、制定学前教育计划和方案的基础。

例如,在幼儿刚入园时,幼儿园要对所有幼儿的发展情况包括身心的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和测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2、形成性评价: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在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改进计划或方案的依据,从而不断调整、修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以期提高计划或方案的质量。

例如: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一次测试,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发育状况,调整和改革保教工作,以帮助幼儿达到更好的发育和发展。 3总结性评价: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达到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绩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评价。

例如:全国普遍实行的幼儿园分级分类验收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四)按评价的主体划分

1自我评价:评价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例如,一个幼儿教师在进行完教学活动后,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就是自我评价。

2、他人评价: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人或组织对该对象所进行的评价。如幼儿园园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等。 (五)按评价中是否采用数量化方法划分

1、数量化评价:指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的评价。数量化评价是现在学前教育


价中运用得较多、较为普遍的评价,比如:比纳智力量表等。

2、非数量化评价:凡是在学前教育中不采用数学方法的评价都是非数量化评价。常见的非数量化评价有等级法、评定法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i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