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向养育——家庭教育中的指南针》,欢迎阅读!
![指南针,家庭教育,养育,双向](/static/wddqxz/img/rand/big_42.jpg)
双向养育——家庭教育中的指南针
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持证上岗的职业就是父母。很多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对孩子而言,可能就会影响他的一生。当我们绞尽脑汁想给孩子最好的学校教育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父母本身也应该学习。文章研究了双向养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标签:双向养育;家庭教育;父母孩子
《双向养育》——这本书由美国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杰恩·梅杰撰写而成,是一套经美国上万家长亲证有效的养育方法,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的权威性和娇纵型养育方式,提出一套建立在爱、尊重和规则之上的养育理念。同时,相比较目前市面上其他育儿类书籍,这本书的内容更为现代、系统和全面,它特别强调“育儿先育己”,强调父母需要把养育的注意力从孩子转向自身,唯有改变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满爱、价值感、尊重人际界限、拥抱改变的积极状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接触双向养育的相关内容后,我立即购买了书籍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并参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当我学习过很多的育儿体系后,发现《双向养育》最突出的一点是它的养育不仅仅指向孩子,更指向自己;它的每个章节都不是以“孩子”作为开头,而是以“人”作为开头。从内容上来讲,它所讲述的“养育”既适用于2岁的幼儿,也适用于12岁的少年,还适用于16岁的青春期孩子,或者26岁甚至36岁的成人。它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家庭关系,而不仅仅是孩子。书的主旨在于帮助我们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学习完后我无比的激动,双向养育给我未来的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管教方法,也希望能够把双向养育推广到学前和中小学的家庭教育中去。
这本书不管是对于已为人母的我还是致力家庭教育的我,都触动颇深。对于那些还没有做好足够准备去教育孩子的父母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亲子关系的父母们,对于一直思考何如去激發孩子的潜能,能让孩子更加自信的父母们,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们能够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父母们,真的给予了太多的启发。
《双向养育》让我开始不断地反省父母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孩子之所以经常犯重复性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对他更多的是指责和说教,导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去道歉或者一味的号啕大哭,而不是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反省自己。所以在我们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愤怒甚至怨恨,他们觉得父母已经不爱自己了,哪还会再去考虑刚才发生的事情到底出现了什么错误。
当我们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而忽略背后的原因时,就难以看到整个画面,很可能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错误的解读,仅仅关注孩子的行为,就好像面对海上漂浮的
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却认定那就是冰山的全部。父母们总是急于给出结论,我们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这并非全部,要知道眼见未必为实。然而我们大部分父母缺乏或者从未有过这样的训练,我们需要通过学习、通过不断的训练去深入探究隐藏在冰山下的那些孩子的真正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应该以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馈赠礼物”。但是生活中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多少父母呢?我们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理想和见解强加于孩子,让爱在这样错误的方式下逐步演变成恐惧。
我们看过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录片,其中央视纪录片《镜子》给了家庭教育当头一棒,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是大人“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观察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有的时候就是在你无言的行为中被你影响了。所以当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去埋怨指责孩子,不要总是让表面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判断。
要想改变孩子,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养育从来都不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施予和馈赠,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过程。它使我们能够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迈出正确的一步。相信我们的坚持与改变,一定会让双向养育成为每个父母经营家庭和谐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美)杰恩·梅杰.双向教育[M].欧阳晖,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玉 冰,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X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