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2022-12-01 19:08: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欢迎阅读!
泰勒,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一个在去世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 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宇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 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 火不容、被迫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 人。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 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理论基础。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 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 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 及全球。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 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把泰勒 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读完了,准确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 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 了极

大的提高,同时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影响世界的管理 想,如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思想,提高了劳动 生产率,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社会的大分工、分层使资本主 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认为如果她们迅速工作将会导致大量工人失 业,于是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现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科学 理原理应运而生,泰勒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由于没有管 理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巨大浪费的LI的,通过大量的贴近实际的实验,提出了科学 理原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一一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 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 合作,


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 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

理的真正内涵,乂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从“磨洋工”这一现象出发,讲述其三个主要原因,阐述了自 己科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础。

第二部分,作者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积极性加鼓励的制度,但是与科 学管理原则比较起来,科学管理所产生的优越性是积极性加鼓励制度所无法比拟 的,在积极性加鼓励制度下,实际上全部问题山工人决定,而在科学管理制度下, 一般问题由管理者决定”。接着,作者从搬运生铁、铲运、砌砖、检验钢珠、金 属切割这五个实例中,分别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存在与有效性。这个五个实例,作者 分别讲述了动作时间、工具、(辅助工作)方法、个人系数,变量模型在科学管理 的运用。作者在举上述五个例子的过程,也讲述了一些关于组织、福利等的管理 识。

谈到组织,在铲运例子中,他认为工人数量不易平均分,即应以任务量来分, 并且大班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应加以消除。而对于分红,在检验钢珠的例子中, 作者认为,比起一般的福利,个人的雄心大志已经并且永远起到强大的激励作用, 以促使工人竭尽全力的工作,并且分红要讲究时效性,要准时奖励,1+1>2的原理 在这里是存在的,以此,也引出了科学管理的别称“任务管理”,并且得出合适工 III合适人来做的观点。在砌砖例子中,作者认为管理者不应只站在一旁,他应该 整天和工人J在一起,帮助工人,鼓励工人,需要时自己模范做工。在金属切割 例子中,作者拿经验比较和科学管理来比较,并进行了实验,证明了科学管理的存 在性与经验管理的不可攀比性,他指出了在一定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经验的工 人,如果有金属切割科学原则(理论)的应用指导,也能比经验顶级的老工人,生产 出高其儿倍的产量。

最后,就是这本书的总结,也是泰勒先生这篇论文的结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 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W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