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聋哑学校美术教学案例及反思》,欢迎阅读!

聋哑学校美术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写作背景:
聋校美术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聋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课上很难认同和参与合作学习,那么在美术课上,是否能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呢?笔者通过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二、案例描述:
聋校的美术教学,由于受班级人数的限制和学生残障差异的影响,常规分组不太合适,笔者尝试分为两组进行初步合作,再尝试小组合并,获得团队合作的成功,集体荣誉感便能得到明显的体现。
笔者所述为第18册《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课《理想家居》的教学过程,本课分为欣赏和设计两个部分,本次的合作教学安排在设计部分,目标是:全班11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家居模型的制作。
首先笔者讲解了模型制作的要点,包括比例、布置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比例的把握,在课前让学生回家测量了房间大小和各种的家具的尺寸,然后缩小20倍制作模型。
接下来就是如何制作,笔者在此进行了思考和尝试,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老师提供基本材料(KT版和泡沫),其他材料学生各自准备; 2、在模仿书本教材制作范例的基础上,可进行自主创新; 3、分为男女生两组,男生组负责大体框架的制作,女生组负责家具模型的制作,最后进行集体合作拼装。
通过两节课的制作,在全班合作的情况下,最终完成了家居模型。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笔者也给予学生很高的评价,并且把制作的作品发布到了校园论坛,向全体师生进行展示。
对教学成果和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评价:
1、比例的把握很到位(包括各个房间的纵深和高度比例、房间
1
互相的大小比例、最重要的是家居和物品与房间大小之间的比例);
2、多种材料的配合使用,比如:
⑴、卫生间镜子,贴了一张银色的镜面纸; ⑵、厨房的水槽,用瓶塞代替;
⑶、电视上贴了一张小沈阳的图片(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绝对有创意);
⑷、床上也用彩色图案纸进行了装饰。
3、能有效利用材料原有的造型为我所用。比如:将泡沫材料上的原有的锥形凸起切割下来,插上一根木棍,刷上颜色,变成了一盏立式台灯。
4、细致程度值得表扬:特别欣赏卫生间的镜子、浴缸、座便器,制作的非常精致。 三、反思和分析:
美术教学中的合作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为主要表现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和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本节课,老师安排了男女生两个小组,处于青春期的聋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荣誉感,这样也能够激发小组间的内在竞争,竞争既是调动学生兴奋点的催化剂,又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因而小组成果得以完美提升。但竞争结束后,又让他们回归合作拼装的合作过程,从而形成最终的集体荣誉,此乃“欲擒故纵”之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在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学生之间通过提供相互的帮助来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来满足归属的需要。本次集体合作意识让笔者很是感动。大家都动手,一起参与,最后一起组装。几个精致的细节不是由一个学生创意和完成的,而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聋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U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