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建品牌探索党建模式

2023-02-22 00: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造党建品牌探索党建模式》,欢迎阅读!
党建,探索,模式,打造,品牌
打造党建品牌探索党建模式

作者:李建合

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14年第4



/李建合

近年来,青海省农牧厅动物卫生监督所深入开展“蓝盾辉映党旗艳,扎根高原保安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实现全省不发生区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防控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 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高原青年文明号”。

强基固本夯基础,锻炼队伍提素质。青海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在思想建设上,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 条措施以及农牧厅17 项规定作为主要内容,与学习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与学习专业法律结合起来,与学习农业部《六条禁令》结合起来,完善一月一考和一季一讲制度,定期开展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使干部职工加深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素质建设上,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学习激励机制,及时补充相关书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投身技能比武、案卷评查、能力测试、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和公务员选学等一系列活动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比知识、比干劲、比能力、比贡献的良好风气。在作风建设上,以规范执法、提升能力为主要内容,通过细化方案、明确行动、培训骨干、督促指导和绩效考核,认真查摆问题,使每个同志自觉投身到自查自纠的活动中来,将规范执法和改进作风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深化了“四风”和工作作风整治活动,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工作见实效。按照下基层、接地气、大走访、办实事的要求,通过跑项目、结对子、做调研等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2013 年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四川海惠扶贫基金会联系,争取190 万元项目资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互助县、湟中县,与沙塘川镇双树村、古城乡切尔甫村、石灰窑乡石挂寺村、三合乡冰岭山村党支部建立联系点、联系户和联系人,单位每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1 户困难群众,结成“1+1”帮扶对子,建立民情联系卡,组织开展扶贫工作,使两县四村225 户农户直接受益。根据工作职能,组织业务骨干80 余人次深入基层动监所、报检点、公路检查站以及动物养殖场、屠宰场、诊疗所,开展健康养殖和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就提高监管效果、执法质量、检疫管理、防疫条件、安全生产等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实地检查、知识培训、技能演示,加强了防疫知识宣传和业务指导,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建设不到位、知识不清楚和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提高了基层动监所的防疫意识和执法水平。为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狠抓了畅通信访渠道工作,完善了单位网站服务功能,开通了两个网上办公项目,启用7129129 咨询报检服务电话(简称129 服务热线),优化办事大厅环境,简化办事流程,开展文明礼仪、热情服务活动,让每名咨询和办事人员满意而归,既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内涵,而且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入新的内容。

交流经验谋发展,联手共建促双赢。结合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党支部与互助、湟中、民和县动监所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以共抓理论建设、共强组织功能、共建党员队伍、共提干部素质、共推主题活动、共谋作风转变、共促社会和谐、共推工作跨越为主要内容,探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模式。年内同互助、湟中和民和县基层所组织开展党建交流活动,亮出各自工作经验、好做法,观摩了各个支部党建资料档案和工作成果,帮助互助县动监所建设党员活动室,进一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等纪念活动中,共同举办了“凝聚青春力量,实践中国梦想”、“党在我心,情洒动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各共建支部


选派的人员通过讲身边事、说身边人,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党员干部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叙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感悟,抒发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与动监事业共奋进的信心和态度;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党支部还通过上党课、慰问老党员、开设道德讲堂以及开展跳舞、唱红歌、广播体操表演、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在以“蓝盾辉映党旗艳,扎根高原保安全”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创建中,大力倡导创一流业绩、创一流服务,不断推动业务工作新台阶。先后制定出台了《青海省跨省引进动物防疫安全管理办法》《青海省动物屠宰检疫管理办法》和《青海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等多部规范性文件,制(修) 动物诊疗机构基本建设规范》等9 个地方标准,统一设计和普及使用了检疫文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和痕迹化管理。通过开展资质审查和能力考试,确定了2087 名人员资格,发放官方兽医资格证和农业执法证,清理了不合格人员。同时加强了“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力度,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公路执法、信息管理、“瘦肉精”监管、屠宰检疫、官方兽医轮训等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队伍专业素质。在全省492 个报检疫点中建成了73 电子网络报检点,2014 1 1 日起向省外调运动物动物产品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全部实现了电子证,增强了实时监管和质量追溯功能。在贯彻执行《青海省跨省引进动物防疫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现行监管模式,加强了动物调运事先备案、入境检验、全程监督等各项措施,增添了资质核查、产地核查、检疫核查、动物核查等内容,强化了监管手段,降低了动物长途调运的疫情风险,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我省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单位:省农牧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Sv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