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汇聚力量

2023-01-30 21:1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如水,汇聚力量》,欢迎阅读!
如水,汇聚,力量,文化
文化如水,汇聚力量

作者:包志毅

来源:《杭州(上半月)》 2014年第6



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院长旅游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文化的导入会比较慢,但是它的时间很长,持续性非常强。水也是这样,涓涓溪流可以汇成大海。

水的问题表面上是在水体上,实际的问题是在岸上,根子是在产业上,本质是在文化上,在价值观上。企业家为什么偷偷去排污水,老百姓为什么会浪费水,对水的使用上有很多不明智的地方。文化和价值观可能是本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还是技术的力量,最终是通过人去实现的,人的文化自觉与修养是起到根本性作用的。龚书记在“五水共治”工作大会上专门讲到文化的地位,他讲到治水是一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革命。如果爱水、护水、节水的意识深入人心,就像一位作家说的文化一样,成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治水就有了良好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关于文化怎样在“五水共治”方面发挥作用,我想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对于治水实际上历史文化的内容非常多。从诗经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唐诗宋词,整个中国的文明、文化的构成过程中水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和水之间的关系,水文化和与水相关的精神价值的材料,实际上对于我们下一步构建新的水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从文学的角度,唐代诗人王维就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也是有很多诗篇。第二个是哲学的角度。孔子曾经对水的特性和品德做过很好的研究,所以他提出来水有“五德”。我们要挖掘、梳理和研究中国这么长的文明历史里面,人和水、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这些很好的理念提炼出来。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深入人心,很容易形成新的一种文化

杭州这座城市与治水、与水的文化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白居易和苏东坡,西湖就不是现在的西湖。西湖的文化景观也很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里面的文化景观。如果对杭州、对浙江的地域跟水相关的历史文化、方法、传统、经验进行很好的梳理,可能对杭州现代水文化的构建和水的系统性治理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好的研究案例,西湖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实际上西湖景观形成的过程就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过程,当然现在杭州的城市已经突破西湖,往钱塘江南岸发展了,所以我们的水系也在发展。从西湖到西溪湿地,到湘湖,到钱塘江,到运河,整个杭州城市的发展是随着水系的扩展而扩展的。在这些水系的治理和人与这些水系的关系中,我们有很多文化内容可以进行总结,这些总结很容易深入人心,能够形成一种大家公认文化

我觉得在系统梳理杭州地域特色水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面向现在的形势和需求,来构建面向当代的、面向未来的水文化体系。然后运用这种文化氛围在我们今后的工作里进行植入与渗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五水共治”能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文化基因。文化然软,但是文化和水非常相似。文化的导入会比较慢,但是它的时间很长,持续性非常强。水也是这样,涓涓溪流可以汇成大海。所以要软硬兼施,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加上文化的力量来共同构建 “五水共治”的方法和力量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Oj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