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新启蒙主义”的思考

2023-04-08 15: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关于“新启蒙主义”的思考》,欢迎阅读!
年关,启蒙,主义,思考,于“新
摘要作为整个80年代中国思想界最富活力的思潮新启蒙主义成为回望或反思80代思想首当其冲的对象文章通过分析关于新启蒙主义的重要篇目一方面揭示新启蒙主义的产生原因对其进行批判式的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以新启蒙主义为主要代表的80年代思潮并进而探索其对当下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启蒙主义反思及其思路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研究当代思想史的重要线索与维度

关键词新启蒙主义80年代思想史反思

1997汪晖在天涯发表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长文90年代影响中国知识界思想变化的几个重要社会转变作为出发点在对三种马克思主义和启蒙主义及其当代形态的反思和批判性追溯中联系全球化的世界背景分析了当代中国思想状况和与之联系紧密的现代性问题80年代以来现代化道路的反思和批判构成了该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晖在文中提出,(新启蒙主义是一种广泛而庞杂的社会思潮是由众多各不相同的思想因素造成的而对这众多思想因素交汇在一起的契机或原因汪晖并未给予明确分析这一重要问题上韩毓海和贺桂梅的论述则具有启发意义

新启蒙作为一种现代性的表述方式它在中国并不变现为一种统一的运动或者具有严密体系的思想它本身错综复杂并且在80年代后期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事实上正如汪晖所言是一种广泛而庞杂的社会思潮是由众多各不相同的思想因素造成的”2002文艺理论与批评发表了韩毓海的当代中国的启蒙主义遗产》。文章主要分析了在西方现代化进程影响中国新启蒙主义的出现及衰落着重分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及新启蒙主义识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走向边缘的命运并认为80年代新启蒙主义思潮在各种力量交织的情况下实际上得到了有利的资源支持

韩文认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新启蒙主义知识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吸收于西文化特权圈子中的干部培养对象但同时他们本身对西方普遍主义也怀有深刻的矛盾心在充当西方普遍主义热情门徒和因对其种族主义的厌恶而引起的文化抗拒之间摇摆在此意义上中国当代启蒙主义的经典语式表现为传统/现代中国/西方普遍主义/特殊主义等二元关系这是由于新启蒙思潮把人的自由理解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立自主性的过这就是指所谓自律的市场形式化的法律和文官制度言论的传媒自生自发的市社会’”这些社会改造方案与当时的经济获利者要求不谋而合这与汪晖所认为的基于改革所造成的利益分隔和利益分化的既成事实中国的新启蒙思潮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先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韩毓海的分析里新启蒙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划中中国新启蒙主义只是作为一个小的单元来实施其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这个策略利用了新启蒙主义群体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某些表面目标上的共同来实现其最终目的这也是韩毓海关于新启蒙主义思潮兴起原因的重要判断


启蒙主义兴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作为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在中国的推力而被拥上了80年代中国思潮的风口浪尖

韩毓海从寻求启蒙主义这种现代性表述的历史根源出发揭露其赖以生存的类似于理性/迷信文化斗争模式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被构建的当下性而这种当下性作为一种临时存在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论是启蒙主义或是知识都只不过是现代性的造物之一而已可以说这是一种类似于对他者的分析模式于此相对应的贺桂梅立足于本我他者选取内外双重视角以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为我们揭示了新启蒙主义等思潮在80年代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贺桂梅名为80年代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的耦合——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章发表在2009年的文艺争鸣文章主要利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以一种超越特定意识形态限定的批判性理论视野来讨论80年代为何以及如何被认为是与五四重合的年代并且还被认为是第二个五四尽管贺桂梅的目的在于分析五四80年代的关系如何被确立但是其对80年代的那种新时期意识那种强烈的现代化冲动和理想化的现代性想象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全球化诉求的普遍的历史意识的分析为我们深入揭示了启蒙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与过程

关于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贺桂梅认为有三个层次即关联论特殊化对自身视角的自觉意识和历史认知并认为在一个已经意识到其利益不一致和思想基礎是不统一的时代知识社会学就是争取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这种统一可以说80-90年代之交的社会转型市场社会大众文化利益集团的变化利益不一致和思想基础是不统一的时代多所暗从内部角度来看“80年代新时期这样两个历史阶段的指称为起点贺桂梅指出新时期这样充满历史意味和意识形态化的指称本身就暗含着文革后的历史时段视为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这样一种预设而在这个过程里最初的愚昧/文明封建/科学这样的二元对立的叙述结构逐渐被东方/西方传统/现代这样的语式所代替也就是以/作为对比的时间框架被以东方/西方作为对比的地缘框架所代替关于外部原因贺桂梅主要将东方/西方这样一组意识形态的叙述放置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中分析在70-80年代的历史转折中中国所处的主体位置的变迁以此来探讨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来说就是改革开放这样一种历史的必然实际上是多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不同于韩毓海从外部切入的分析方式贺桂梅的分析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实际上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社会自身的状况以国内的思想和社会情况为出发点进行分析这也是两者分析80年代社会思潮产生背景的最重要的差异点

新启蒙主义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并非以具有严密体系或统一运动的面貌出现它本身错综复杂并在80年代后期发生了严重分化以上三篇文章中关于新启蒙主义的分析理解研究中国当代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新的启示总结这种共同的研究选择倾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KJ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