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化原理分析小明的行为

2022-08-20 14:58: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强化原理分析小明的行为》,欢迎阅读!
小明,强化,原理,行为,分析
用强化原理分析小明的行为



我们首先来看强化,斯金纳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给一个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例如:妈妈对小明说如果这考试考了第一名,就给你买玩具。我们在分析时可以这样分析“玩具对小明来说是愉快刺激,给买玩具就是给了一个愉快的刺激,这样的目的是让小明继续考第一名,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而负强化是撤销一个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妈妈又对小明说如果这考试考了第一名,就不用刷碗了。同样我们也是分两步去分析刺激:刷碗对小明来讲是不愉快的刺激,不用刷就是减少了一个刺激。这样的目的是让小明继续考第一。减少不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这就是负强化。

其次,我们来看惩罚。惩罚是给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目的是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例:老师对小明讲如果上课再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对小明来说让家长来学校是不愉快的刺激,老师请家长就是给予刺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迟到的行为”。其实负强化和惩罚使我们在做题过程中经常混淆,但是我们在分析刺激时按照我刚讲的分两步完成,就没有任何问题,是不会出错的。

最后,我们来看消退。消退是很好判断的,就是不理睬来减少行为发


生的频率。考试时看到“不理、不搭理等词时基本可以断定就是消退”。

这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斯金纳的强化和班杜拉的强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指通过给予相应刺激,来改变行为在以后发生的频率(增加或减少)。而班杜拉的强化与观察学习的过程有关。他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有: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其中动机就是指强化。因此班杜拉的强化其实是对强化物的分类。具体来讲,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类: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关于班杜拉的强化的理解,我们下次分晓。在这里大家需要清楚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强化是有区别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C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