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中日文化交流

2023-05-07 13:3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中日文化交流》,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中日,完整,word
(完整word)中日文化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之佛教文化

班级:日语11乙班 学号:1191610216 姓名:徐旦青



历史地理讲,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地理位置。由于中国曾经很长时间是亚洲文化的中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较为丰富;日本是个典型的岛国国家,陆地空间狭窄,资源匮乏。所以,在古代单向交流为主,基本是中国传向日本.上古中国大陆文化的传播,加速了日本列岛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开始的交流中以物质交流为主。如水稻、陶器、青铜器等.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3世纪)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初盛时代,其中水稻就在这个时代传到日本,对于怎样传入有很多说法。渐渐派遣使者交流,慢慢的从物质的传播成为文化的交流传播。佛教文化是典型的交流的例子,教的传播加速了中日的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文化是在隋唐时代时代即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等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为巩固地位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佛教;派遣遣隋使,加强对中国的学习和联系,试图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604年颁布《十七条宪法》,糅合儒学、佛教、法家等思想;建立一些佛教寺庙,如飞鸟寺、法隆寺.据说在隋朝有四次遣隋使的说法,其中小野妹子、裴世清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唐朝的稳定,中日文化交流迎来了高潮。遣唐使的次数多达二十次,交流成功率极高,在759年迎入唐大使使。遣唐使的人员由使团官员是(押使、执节使)、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组成。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遣唐学问僧史籍中留名的约有90余人,比较著名的有空海、最澄大师.中国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的有力推动者是鉴真和尚,一个坚信佛教文化无国界,佛是普渡众生的大师。

赴日唐人鉴真是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六次东渡,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东渡历经千辛万苦,第一次被诬告与海盗勾结,第二次由于意外也未成,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最后一次也未一帆风顺。.到达日本后,在鉴真的指导下于东大寺毗卢遮那大佛殿前筑了一座戒坛。这座戒坛是依南山道宣的《戒坛图经》建筑,但在第三重坛上安置著多宝塔,塔中安置释迦和多宝二佛像,则是鉴真依据天台宗的教理而有所改变。鉴真传戒时,日本的天皇、皇后、皇太子以下都次第登坛受菩萨戒;又为多人授戒;大僧灵祐、贤璟、忍基等八十余人都舍旧戒重受.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还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从此在唐招提寺讲律传戒,极受日本朝野的尊敬。

中日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营养素,乃至影响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使中国文化有了延续,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别样的动力。中日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进取的先例,作为新青年,也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B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