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8、静夜思[1]》,欢迎阅读!
![8、静夜思[1]](/static/wddqxz/img/rand/big_4.jpg)
8、静夜思
【教材简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认识“夜、思、床、光”等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 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4.课件出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想些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2.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3.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4.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 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