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投壶游戏

2023-02-06 09:4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中国古代投壶游戏》,欢迎阅读!
投壶,浅析,中国,古代,游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古代投壶游戏

作者:王义芝

来源:《丝绸之路》2009年第10

[摘要]文章从考古发掘实物和汉画像石上的绘画等方面对古代投壶活动进行了考证,认为投壶不仅是一种雅礼,也是一种游戏 [关键词]投壶;考古发现;礼仪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11-02

投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是贵族间甚至是诸侯间友好往来时的一种仪式内容。投壶作为游戏,通常在宴会上,作为娱悦宾客的重要内容。《投壶仪节》记载:投壶,射礼之细也,燕而射,乐宾也。庭除之间,或不能弧矢之张也,故易之以投壶,是故投壶射类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②意思是说:齐侯景公入晋国贺晋嗣君即位,席间,行投壶之礼,赋诗助兴。他们各自炫耀自己国家肉山酒海,国富民强,堪当霸主,结果闹得不欢而散。这场投壶游戏就变成了政治斗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斗壶故事。

河北省发掘出土了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的铜投壶,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投壶。此壶为圆筒状,下以三犀为足,高59厘米,口径20.5厘米。圆筒两侧各有一铺首衔环,遍体饰以细线变形山字花纹,线条十分生动、流畅,器形古雅厚重,器身高大,平口深腹,上下粗细相同,下部作三独角犀矮足,上有铭文左使车工本五字。③经专家学者们考证,断定这件筒形器应是古代的投壶。

在中山王墓出土的这些铜器中,还有一件较小的铜筒形器,高约40厘米,口径约10米,器物上、下各有一道斜格云纹,两侧亦各有一铺道衔环,半口深腹,中空,与三犀足铜投壶形制相同,但无三犀足。专家认为这是一件小型的铜投壶。

另外,在山东省长岛县长山岛出土了一件战国早期的刻纹提梁壶,这件壶由器身、器盖和链式提梁三部分组成,壶高约45厘米。在壶的腹部,刻有一幅投壶图案,表现的是投壶者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投掷的动作,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投壶之礼的具体形式,从侧面印证了投壶在当时的盛行。

投壶有陶制、铜制、铁制和瓷制的,从实物资料可知,明清时期投壶较多,宋元时期也有投壶。清代端方《陶斋吉金录》卷3著录一投壶,似马而带双角之鹿,背负圆筒形投壶,双贯耳,鞍两旁有小圆筒。从形制和纹饰看,应是宋元时期器物。出土的实物投壶,还有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出土的官窑投壶式瓶二件、河南济源出土的汉投壶一件。

由于帝王与士大夫都参与投壶,故相关事项都有规矩。如《后汉书》卷20载: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④《礼记·投壶第四十》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 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河南南阳沙岗店出土的一方汉画像石,石纵134厘米,横40厘米,描绘了投壶游戏的生动画面。画面中间刻一壶,壶旁放一酒樽,上置一勺。壶左、右各一人,每人已投一箭入壶,其怀中各抱三矢,手各执一矢,正全神贯注地准备向壶内投掷。左边一人身体前倾,头低垂,坐于地,旁有一人搀扶。右边一人似为司射(即投壶的裁判),他手里拿着一木质的兽形器叫,用来计算投入壶中矢的数目。⑥它是一件最早有关投壶游戏描绘的实物遗存。《西京杂记》中载: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⑦《投壶仪节》一书中还记载,司马光认为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圣人取以为礼,⑧他从投壶中体悟出中庸之道,把投壶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晋傅玄《投壶赋序》云: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

晋代,广泛开展投壶活动,投壶也有所改进,即在壶口两旁增添两耳。因此,投壶就多了许多名目,如依耳贯耳倒耳连中全壶等。

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投壶高手。据葛洪《西京杂记》载,郭舍人投壶能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⑩古人投壶,以矢入壶为投中,郭舍人可谓投壶游戏的行家里手,以一箭激得壶中百余箭出壶。有闭目而投的,晋人孙盛《晋阳秋》曰:王胡之善于投壶,言手熟闭目。”11隋唐之际,有一姓薛的人便能做到。还有更神的,人送雅号投壶绝,叫苏乐壶。他自幼玩投壶,若干年后,凡别人所能的,他无所不能,又能以己意创出新奇诡名异法至数十种,皆古所。比如用三矢并投,分中三孔(壶口及两耳),叫写字;也能背身投矢,矢矢必中,名仙人背剑,工巧独步。12

敦煌壁画中也有投壶游戏的画面,如万庚育先生认为敦煌莫高窟五代第61窟太子与释子砍多罗树图中部为诸释子相扑,下部左侧为投壶,太子与四释子围绕一台,台右上角有一壶,右侧为太子与一释子下围棋,四释子在侧观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文献P.3866李翔《涉道诗》中也有记载,有诗《卫叔卿不宾汉武帝》:銮殿仙卿顿紫云,武皇非意欲相臣。便回太华三峰路,不喜咸阳万乘春。涉险漫劳中禁使,投壶多是上清人。犹教度世依方术,莫恋浮华误尔身。

约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投壶活动传到了国外。《隋书》在介绍今朝鲜半岛百济的风俗时说:俗尚骑射,读书史,能吏事,亦知医药、蓍龟、占相之术……投壶、围棋、樗蒲、握槊、弄珠之戏。”13而这种古时游戏现今已基本不见踪影,只有河南南阳汉画像石里保存的生动画面、中山王墓出土的铜投壶、敦煌壁画以及敦煌文献的记载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时投壶游戏提供宝贵资料 [注释]

①⑧汪禔编:《投壶仪节》,《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14页、第4243页。

②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全文标点本》(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6页。

③崔乐泉:《我国最早的铜投壶》,《体育文史》,1995年第2期。

④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20,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42页。 ⑤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全文标点本》(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935页。

⑥南阳汉代画石编委会:《南阳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⑦⑩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11李昉:《太平御览》(第四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433344页。 12麻国钧、麻淑云:《中华传统游戏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371页。 13·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1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9o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