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欢迎阅读!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摘要: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性格等方面的形成。本篇主要通过阐述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而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策略
当前的幼儿教育,孩子主要接受教育机构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尤其家庭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此,家长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引导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找到适宜的策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心理发展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智力发展、情绪和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
一、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家庭因素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即家庭结构、家长的示范作用、家长的教育方式。首先,在家庭结构上,我们众所周知,有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尤为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带来更多家庭的温暖,获得了父母持续稳定的爱的回应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感,他们常常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有归属感,对他人信任和宽容,对事物持有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时愿意争取必要的力量;不以自我为中心,乐于合作,富于同情心。相反,如果幼儿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通常情况下,孩子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上的落差,往往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在集体中表现自卑、情绪起伏较大,期待更多的关注,以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其次,在家庭环境下,最直接影响孩子的就是家长的行为举止和言谈。孩子在幼儿时期,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很多孩子都会在无形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倘若家长的不良形象长期影响孩子,很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变化。最后一方面就是教育方式。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各不相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家长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孩子,会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当家长采用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那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2.1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根据上述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育孩子上有些家长依旧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比如:有些家长只要保证孩子没有疾病成长就可以了;有些家长则认为只要孩子在国家接受义务教育就足够了等等。这样的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是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孩子对今后生活的规划等方面,影响孩子在知识上、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所以说,作为父母,就要负起当家长的责任。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疏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为今后的生活工作做准备。家长需要转变自己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方式,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策略。总的来看,我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孩子在无形中受到一定的影响。家长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进而采取最优
的策略让幼儿更好的成长。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相应的培训或者心理师的引导,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真正重视心理健康,进而提高自己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更好的帮助孩子。 2.2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能力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质量、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现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此过程中就会更加偏爱孩子,更加偏护孩子。久而久之,就导致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衣来伸手、任性等等。这样严重影响了孩子今后生活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家长。这样导致孩子变得不再独立、没有自己的思想。在我看来,家长需要让孩子能有一定自我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也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要过分的限制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以及思维形成的发展。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在进行时间分配上,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时间的安排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家长来决定的,这样就让孩子的思想无法得到很大的扩展。为此,家长就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孩子更好的进行选择,让孩子能够有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孩子就能够不断的成长,这样也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重视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顾名思义,即“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初进幼儿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反应,比如:哭闹、不愿去幼儿园等等。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的思想进行疏导,而是强行送孩子进幼儿园。这样就导致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园是孩子走向集体生活的一个开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能够共同努力,避免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实现家园合作是一项重要的方式。它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还能让幼儿园从父母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以及孩子的一些性格等等。一旦发现孩子在心理上有任何问题,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孩子能尽快解决当前的心理问题,更好的融入到大家庭当中。此外,还需要家长能不断疏导孩子,让孩子能够自主的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真正实现孩子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幼儿园可以组织多项活动帮助孩子家长以及幼儿园进行互动交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取更好的方式进行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 2.4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完整性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的性格等多方面的养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健全的性格,欠缺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导致孩子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说,父母需要给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尽可能让孩子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说到底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做到言出必行,行为举止都要给孩子形成正面的影响。所以说,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身上正面的能量,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形成更为健全的品格。与此同时,还需要家长能够在为人处世上教会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让孩子能够在更加优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需要家长能够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形成更为健全的品格,引导孩子成为一名栋梁之
材。
参考文献:
[1]周雪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2012(12):11-12. [2]孙艳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3-16.
[3]徐晓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2):15-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