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蒲松龄 《聊斋志异》篇目神鬼故事之一!】

2023-01-09 22:1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蒲松龄 《聊斋志异》篇目神鬼故事之一!】》,欢迎阅读!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篇目,神鬼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蒲松龄 《聊斋志异》

篇目神鬼故事之一!

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3]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 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 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洪经略南征[4]凯旋。三朝元老至金陵[5]。醮荐阵亡将士[6]。有旧门人谒见[7] 拜已。即呈文艺[8]。洪久厌文事。辞以昏眊[9]。其人云[10]:“但烦坐听。

容某颂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11]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 难文也[12]。读毕。大哭而去。

注释。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附则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1]中堂:指宰相。

明清即指内阁大学士。详《小猎犬》注。[2]流寇: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此指李自成。张献忠所领 导的农民起义军。[3]享堂:供奉祖宗的祠堂。享。祭享。[4]洪经略:指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明万历进士。明末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及陕。川。湖军务。镇压农民 起义军。后调任蓟辽总督。抵御清兵。崇祯十四年。

率八总兵。步 骑十三万驰援锦州。与清军会战于松山。兵败被俘。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 顺治二年。至南京总督军务。镇压江南人民抗清斗争。后经略湖广。云南等地。总督军务。镇压大西农民军的抗清斗争;至顺治十六年攻占云南后返京。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生平详《清史稿》 本传。[5]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6]醮荐:祭悼。醮。祭祀。荐。进献祭品。[7]旧门人:指洪在明朝为官所取士或幕府中的僚属。门人。食客。

门下 客。《战国策·齐策》三:“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成曰:‘臣。郢之登徒也。’”[8]文艺:此泛指文章。[9]昏眊:年老眼睛昏花。[10]其人: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生”。[11]抗声:高声。[12]明思宗:即明崇祯帝朱由检。公元一六二八——公元一六四四年在 位。《烈皇小识》七载。崇祯十四年辛巳。“清兵陷宁锦。总督洪承畴。总 兵祖大寿降。事闻。举朝震动。而承畴谬以殉难闻。恤赠太子太保。荫锦衣 千户。 世袭。与祭十六坛。”。

1






译文。本朝有位中堂。做过明朝的宰相。因为曾投降过流寇。

名声很不好。他告老还乡后。盖了一座供奉祖宗的祠堂。祠堂竣工那天。有几个人在里面过夜。天亮后。看见堂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朝元老”。还有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挂上的。大家都觉得奇怪。弄不懂是什么意思。有人推测出来说:“上句隐指亡八。下旬隐指无耻。”洪经略奉命南征。凯旋回到南京后。祭悼阵亡的将士。有个过去的门客进见他。

参拜完了。要向他呈献一篇文章。洪经略很久以来厌恶文章。便托词老眼昏花。不接受。那人说:“请你只坐着听就行了。容我读给你听。”接着就从袖筒里掏出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原来是明朝崇祯皇帝亲笔写的祭祀洪经略战死辽阳。为国殉难的祭文。读完后。大声哭着走了。 作者简介。蒲松龄。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

《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400多篇。诗集8900多篇。1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3部。三朝元老杂著5种。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0v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