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强夯法施工中强夯点的测量放线》,欢迎阅读!
![强夯,放线,测量,施工](/static/wddqxz/img/rand/big_40.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强夯法施工中强夯点的测量放线
作者:钱利兵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
摘要: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脚架、龙门架)将大吨位(一般为8-30t)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其压缩均匀性也是后期土方不均匀沉降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强夯布点测量来减少土方压缩均匀性。
关键词:地基加固;测量放点;压缩均匀;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地质概况及地基处理方案
某项目,地处某地(断陷)盆地以东丘陵斜坡地段,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斜坡地貌单元,坡向东,坡度3°-20°局部存在陡坎,坡面高低不平,切割发育,下切较深,拟建场地标高为1728.11-1784.39m,相对高差56.28m,场地势开阔场地地基土表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杂填土,杂色,干燥,结构松散,属新近填土,物质成分复杂多样,主要由黏土,风化碎石、块石及大量建筑垃圾等物组成,性质很不均匀,密度变化大,欠固结;
依据场地地质及建设规划情况,主要采用分层强夯法对该场地填方地基进行处理,具体为:根据回填分层厚度确定采用的夯击能如下:厚度为8.0m~9.0m的采用5000KN.m,厚度在7.0~8.0m的采用4000KN.m,厚度在6.0~7.0m的采用3500KN.m,厚度在5.0~6.0m的采用3000KN.m,厚度在4.0~5.0m的采用2500KN.m。夯击次数, 点夯每点为12击,本工程夯击2遍,夯点间距6.0m,梅花形布置,两遍点夯。 二、强夯施工的步骤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推平高差控制在±20cm以内; 2、 标出第一遍夯击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作记录;
3、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夯锤中心对准夯点,夯锤对中偏差不得超过10cm);
4、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作记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并作记录。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 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 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并作记录; 9、在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三、强夯点现场测量控制流程
本工程地基土填方大、填方总厚度大于30m,采用分层夯层,但土方回填都将存在不均匀沉降,为使每一层强夯中的土基压缩比小且均匀,故在分层夯层中进行单个强夯点测量放线控制,减少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现场测量控制流程如下:
1、场平满足强夯机进场条件,测绘强夯地块地形外围边线,如(1);
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回填厚度:对回填8-9米层采用5000KN.M夯击能施工,对回填7-8米层采用3000KN.M夯击能施工;本工程采用2.0米直径的夯点间距为6米;在强夯地块内进行布点,同时对特殊点(边缘点)进行补点布置满足强夯目标;
3、对所布强夯点进行编号,同时采cass软件标注强夯点坐标,如(2);
4、放强夯点,采用全站仪进行第一遍强夯点放样,同时采用石灰粉绘出强夯锤的外围圆弧,用于现场对准强夯点,提高强夯点的精准度;
5、在第一遍强夯点的同时或提前进行第二遍强夯点的布置,采用梅花形布置,如(3); 6、重复上述第4项,至此强夯点位测量放样结果; 四、压缩均匀性分析
本工程强夯过程中同步采用瑞雷波、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密实度、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填筑厚度内土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固,密实度、地基承载力、场地土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得到一定改善,达到设计预期效果; 五、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回填土层中进行均匀布点强夯,有利于土方同等吸收强夯能,共同降低其压缩性,减少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同步需加强测量操作人员对CAD、CASS软件的掌握和熟悉,利用计算机的盛行来与施工管理接轨,更好为施工管理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y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