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余光:儿童阅读应从纸本开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余光:儿童阅读应从纸本开始
作者:
来源:《出版参考》2013年第05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在《光明日报》撰文:用电脑或电子阅读器难以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相反,容易让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以致上瘾。以前,家长教育孩子通常会给他讲故事,陪他看书,帮助孩子逐步培养阅读能力与读书习惯。到了今天,很多家长因为忙,就买个iPad让孩子玩,里面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有交互功能,但也有不利的影响: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大大减少,与真实的社会接触减少,与现实的同伴接触大大减少,那将来这些人是不是会越来越孤独,不善于交流?如果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以致上瘾,那么这些电子阅读器就无异于是孩子们的“鸦片”。孩子只玩游戏,没有阅读的习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孩子的阅读是有重要影响的。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应提倡家庭藏书,为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 齐相潼:要在“三审三校”上严防死守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齐相潼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已提出很多年,但仍有部分出版单位未能形成有效的出版质量保障体系。一些关键的质量管理环节责任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特别是在编校工作中以审代编、以校代编、草率审读、压缩“三审三校”等现象时常发生。关键质量关口缺乏有效工作规范,委托甚至主要依靠社会上的文化公司代为编校,依靠作者或校对软件进行校对等现象均有存在。
对于如何加强出版物质量管理与规范工作,他认为,首先,各级出版行政和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前出版形势,在选题论证和审批制度、稿件“三审”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责任编辑制度、校对责任制度等方面,适时充实新的管理内容,不断完善出版物质量的预报机制、引导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责任机制,保障出版物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出版单位要围绕“三审三校”这一保证质量的根本环节,充分认识到编辑和校对是保证质量的两个根本支撑点,对各岗位人员的知识素质和业务技能严格要求,保证“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
再次,出版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拥有一支整体知识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出版单位应根据图书出版发展情况分层次、有重点地设计培训内容,开展专业培训,着重在出版及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编辑工作规范、编校质量管理、出版标准规范等方面,提高编校和出版人员的质量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