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思考》,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思考
摘要:“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国无人不兴,人无德不育,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将立德树人深刻融入教育理念,使德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更加明显,高中政治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才,是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德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优化政治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德育意识以及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内容入手,针对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进行探讨,为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提供可行思路。 一、优化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高中政治教材中主要偏理论,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单靠文字性的描述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消化学习内容囫囵吞枣,学习效率较低。实践性的内容很少,难以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新课改的任务之一是需要将教材内容全面审视,编纂适宜,更多的要结合社会时事,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难度,使文综性质的政治变得更灵活。除了具备学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增加实践性项目。融入德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使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格修养和法律意识在学习中得到共鸣。高中政治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把握知识重点,讲解清楚得当,结合历史时事,挖掘德育素材,加强学生积极健康科学的三观塑造,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市场资源配置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为学生构建情境开展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市场中了解交换活动——先付款后取货,或先取货后付款的交易方式。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消费者以及更多的付款方式和交易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通过向学生举例,引导学生了解市场资源配置当中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在交易当中应认识到各类交易风险,使学生在探究和学习当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 二、立足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意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因此,高中学校和政治老师应当多扩展实践渠道,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例如,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在校内建造文化墙壁,将经典古诗词画印刻墙上,学生可自由驻足欣赏,徜徉于诗情画意;学校还积极倡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创作,参加比赛活动,推动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再如,在学习经济这一板块的时候,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社会经济形势规律难以理解把握。老师可通过鼓励学生课下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关系,扮演经济互动中的角色,就能让学生于实践中找到学习方向。在学习“文化遗产保护”时,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各自分工,通过走访调查查阅当地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料,尝试自行设计方案,开展计划,提出对策。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动力,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活动背后的价值内涵,产生自豪感;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也是对学生素质扩展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念,见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并在生活中注意遵守规则,文明交流爱护环境,在家庭当中体谅父母,具有一定的孝心和爱心,才能增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例如:在引
导学生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观念,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德育素质
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改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教室和书本。这样会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应当融合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开放性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也要坚持不懈地对德育理念深入研究,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观念影响至深。在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体验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和养成德育的双重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和积极的生命价值,教师的德育素质提高也是一个没有上限的过程,只要社会在变化,文明在进步,那么老师和学生的德智体学习都是不会停顿的。
例如,在学习“价值观”这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通过做公益来真正理解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含义。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播放公益广告,讲解公益事迹来帮助学生思考,在生动情节的感染下,突出人物的光辉形象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评判自我人身价值,确立自身传承美德,弘扬真善美的成长方向。由此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学习感受自然而然地丰富,也整合了教材资源,为德育的养成提供温床。 四、创造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人创造环境并处于环境,环境又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学生不只受学校这个小环境的影响,更多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人已经预见了规律。所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从周围的环境入手,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把生活作为材料,加工用于对学生的教育,从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相关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挖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订最佳教学计划。高中生思想教育工作比较复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时观察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融入德育价值观。父母更要注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培养其德意识,以积极的态度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要依靠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政治的看法。教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开展积极的引导,多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将德育知识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强化学生的人格完善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将道德素养作为教学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渗透和引导,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升华。教师要在教育实践当中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的核心,开展道德的渗透和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美德,使学生在成长和发展当中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五、结语
育德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培养,习惯于育德,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教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教材德育资源,创造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再加上学校及家长的指导,辩证统一,学生才能树立良好的德育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慧婧.德育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2.
[2]钱宏翠.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课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69.
[3]周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德育教学工作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4):159-160.
[4]张栋林.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193-1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o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