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年级小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教育策略》,欢迎阅读!
中年级小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教育策略
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的特点: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 1 用人文的制度文化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1.1 制度文化建设应该“自下而上”。班级制度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每一位同学参与制定,制度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为他们的追求目标,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规定,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每次开学初,作为班主任的我,第一堂课总是和孩子们制定班级公约。特别到了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等加强,因此,在制定班级公约时,我就放手让孩子实践。我把育人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上一学期的班级公约人手一份,进行自主删除、补充、修改、完善。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懂得自己的事就是班级的事,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然后,我再组织孩子组内讨论。最后,在班队课上集体讨论,形成班级公约。在执行中如果遇到班级公约没有规定的事情,就和学生集体讨论解决。
1.2 制度文化建设应该“自上而下”。班级公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孩子自律能力的形成。经过我的思考和实践,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我们又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认知世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的认识不完善,需要我们班主任、上级部门的引领。由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与上级部门颁发的法规、政策、条例、理念等一致。同时突出班级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在完善班级公约前,我总是认真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各项制度,这样,学生在制定班级公约时就有章可循。
1.3 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情意浓浓”。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不能仅满足于几条文字性公约的制定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必须更新方法。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使班级规章制度既发挥强制作用,又发挥激励规范作用。因此,我们的制度不要总板着一张冷冰冰的面孔,举着“禁止”、“不许”的权杖,应更多地启发、诱导,要“情意浓浓”。当规范意识牢牢地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断沉淀并最终凝结成一种责任时,学生就感觉不到规则的存在,从而超越了一个“自然状态的旧我”,精神的自我完善也就水到渠成了。 2 用人文的管理艺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1 班级小岗位负责制。我在低年级班级中就建立了“岗位八大员制”。岗位八大员每月轮换一次,并评选出最好的五个“笑脸”。升入三年级,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自起名称,自设岗位,如服务类有报纸发行员、雨具管理员、午餐服务员、饮水站管理员、多媒体管理员、图书角服务员、日光灯管理员、包干区检查员、教室整洁员、黑板报设计员等;学习类的有各学科的课代表,每个学科至少两名课代表,一名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另一名课代表负责同学的课前准备,登记同学课堂情况等,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切实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上的自律。同时,班主任要在学生实际活动中给予引导、鼓励、肯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相互学会自律。每个月月底,我们要对学生的岗位负责情况做一总结、评比,评选“岗位顶呱呱”,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更好地开展活动。学生在丰富的管理活动中增长才干,培养自律。
2.2 小小班主任轮换制。中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相对于低年级时都有了质的飞跃,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小岗位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锻炼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设立小小班主任轮换制。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增进师生情谊,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为每位学生创设锻炼的舞台,在锻炼中无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勤学、守纪、讲卫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究很高,会千方百计地做好小小班主任的工作。而且,为了赢得老师、同学们的好评,在星级班主任评比上能脱颖而出,小小班主任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能力,养成了自律性。
2.3 量化表格评价制。中年级学生,毕竟只有十岁左右的年龄。而且,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许多时候,他们难免会忘了自己服务班级的职责。同时,他们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天需要完成各项作业。有时,也可以说是在百忙之中参与班级管理。我们班主任既要体谅学生的难处,又要帮助学生得心应手地参与班级管理,学习、管理、玩耍三不误。于是,在实践摸索中,我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量化表格评价制。这份表格,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常规和班规制定,通过学生自主签到、自主评价、相互评价,既起到提醒学生管理的作用,又帮助学生自我分析、评价、总结经验,同时很好地激励学生奋发上进,提高管理和自律能力。班主任根据表格,随机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充分展示了教育管理上的人文性、实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