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社会群体)》,欢迎阅读!
集体行为(集体、大众)
概念: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脱离或者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 特点:
1. 人数众多
2. 非个性化(集体匿名):自我约束力大大下降 3. 暂时性
4. 狂热性:个人理性被集体狂热影响 常见集合行为 (一) 恐慌 (二) 流行
1. 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和选择性 2. 流行是个人表现和从众心理的统一 (三) 谣言
1. 简略化:过分概括 2. 片面化:断章取义 3. 同化:添油加醋 4. 逻辑化:自圆其说 社会群体(p111)
定义:又称社会团体,一般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广义: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者是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
与集群区分
集群:临时集中起来的人群(乘客) 与社会类属区分
社会类属: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一类人(老年人、大学生群体) 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形成归属感)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亲疏远近)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初级群体:不明显 次级群体:明确严格 5.有一致行动的目标和能力 类型(p113)
(一) 根据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
1. 初级群体(首属群体):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 2. 次级群体(次数群体):为了某种特定目标
(二) 根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1. 正式群体
2. 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无明确规章
(三) 按照成员的心理归属划分
1、 内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自觉认同
2、 外群体:内群体外的人组成
(四) 按照成员的身份归属
1. 所属群体:成员身份所属于的群体
2. 参照群体:被某些成员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
(五) 按照人际关系划分
1. 血缘:血缘或生理关系 2. 地缘
3. 业缘:劳动环境和职业 4. 趣缘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作用过程 一、 群体凝聚力(内力)
定义: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在群体之中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二、 群体凝聚力的发展层次
1. 人际吸引
2. 形成规范并遵从
3. 统一群体和自身目标、内化群体规范 三、 影响凝聚力的因素
1. 群体是否有吸引力以及成员是否能够感受到吸引力 2. 个人和群体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互惠性原则 3. 群体关系的结构是否有互补性和一致性
一致性:目标、利益 互补性:气质、性格
功能 1.正功能
(1) 承担社会化的任务 (2)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3) 维护社会秩序 2.负功能
(1)压抑个性和积极性:群体压力与盲从 (2)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小团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ml4.html